Page 4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九期
P. 47

高倩雯,等:基于聚焦离子双束电镜的透射电镜微柱试样制备


              1  试验方法及试样制备                                      的金刚石平压头,图1为压缩后微柱试样的扫描电镜
                                                               (SEM)形貌。
              1.1  试验方法
                  利用Thermo Helios G4 CX型FIB-SEM进行试
              验,该电镜中电子束和离子束以52°角相交于一个共
              心点,离子源采用液态金属镓离子源。该设备配备
              一个纳米机械手,其尖端直径为1~2 μm,可沿x、 y、
              z轴运动,用该设备将试样原位转移至FIB专用载网
              上。此外,还配备了气体注入系统(GIS-Pt),用于离
              子束诱导沉积及电子束诱导沉积,沉积后可作为保
              护层,并起到转移试样的作用。试样台水平安装在
                                                                           图 1  微柱试样压缩后的 SEM 形貌
              FIB腔室中,具有平移、旋转和倾斜等功能。TEM
                                                                1.2  试样制备
              铜网夹安装在38°预倾台上, 与离子束保持平行。
                                                                1.2.1  预加工
                  选用小鼠股骨上皮质骨的生物试样进行试验,
                                                                     为了在微柱上选取合适的位置制备TEM试样,
              将试样镶嵌、粗磨、细磨、抛光后,采用离子溅射仪                           将试样台倾转至52°后,根据裂纹走向,选取前后裂
              喷镀Pt来改善试样的整体导电性,随后在FIB-SEM                        纹均处于中间位置的区域进行预加工,利用清洁截
              中采取顶端环状刻蚀方法加工出微柱,其中最外环                            面(CCS)模式将微柱两侧多余的区域切掉。加工
              的直径为30 μm,这样既有利于在进行压缩试验时纳                         过程中,打开SEM窗口,不断观察裂纹的变化,选取
              米压痕仪里的光学显微镜对微柱进行定位,也避免                            裂纹明显的位置停止加工。另一侧采取同样的方法
              了压头运动时侧壁接触到试样,最终加工成的微柱                            进行预加工,最终保留的区域即TEM制样位置。预
              直径约为5 μm,高度约为10 μm。再利用纳米压痕                        加工后,微柱在试样台倾斜角度为52°和0°下的SEM
              仪对微柱试样进行压缩试验,试验采用直径为10 μm                         形貌如图2所示。

















                                           图 2  微柱在试样台倾斜角度为 52°和 0°下的 SEM 形貌
              1.2.2  沉积保护层                                      根据微柱表面Pt层厚度 (约为2 μm)及两侧Pt的堆
                  预加工完成后,需在微柱顶面沉积Pt保护层,                         积情况而定。图3为沉积完成后试样的SEM形貌,
              对于该试样而言,沉积Pt层的作用有:在加工过程                           可以看出左右两侧分别堆积了一部分Pt。
              中防止离子束对表面造成损伤,并在减薄时保护目
              标区域;辅助纳米机械手转移试样。由于压缩后微
              柱直径仅为6 μm,若分别牺牲两侧1 μm将试样宽度
              固定在铜网上,则无法最大程度保留TEM试样的有
              效区域,因此为了保证微柱的大部分区域均在薄区
              内,需要借助沉积在微柱两侧的Pt搭载在铜网上。
              因此在离子束下对目标位置沉积Pt时,选择电压为
              30 kV,束流为0.23 nA,设置图形长度为12 μm,宽
              度为2 μm,即两边长度均超出微柱3 μm,沉积时间                                   图 3  沉积完成后试样的 SEM 形貌

                                                                                                           3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