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五期
P. 76

马星远,等:天然气净化装置换热器泄漏原因


              形完整,外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金属缺失,且集中在                           8163—201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对 10 号钢的
              一侧。结合现场情况可知,腐蚀减薄严重区域位于                            要求。
              水平换热管的上部。由此判断,管壁的腐蚀是由外                            1.3  金相检验
              表面向内表面进行的,也就是说换热管的泄漏与壳                                 分别在A、B、C 3个区域截取试样,将试样置于
              程环境和换热管位置有关。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换热管的显微组织为铁素
              1.2  化学成分分析                                       体+珠光体,组织正常,且3个区的组织没有差别,
                  依据GB/T 4336—201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说明换热管的热处理工艺合理,且在制造、运行过程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                           中换热管未受到环境影响而产生劣化,上部换热管
              法)》的要求对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1                           的腐蚀减薄、穿孔与其组织无关。各区的显微组织
              所示。由表 1 可知:换热管的化学成分符合GB/T                         形貌如图4所示。

                                                   表1  换热管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质量分数
                  项目
                              C           Si         Mn          Cr        Ni       Cu        P          S
                 实测值         0.13        0.23        0.36       0.08      0.05      0.01     0.015     0.009
                 标准值       0.07~0.13   0.17~0.37   0.35~0.65   ≤0.15     ≤0.30     ≤0.25    ≤0.035    ≤0.035













                                                     图 4  各区的显微组织形貌
              1.4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                               小不等的凹坑,直径小于2 μm的凹坑以圆形为主,
                  依据宏观观察结果可知,换热管腐蚀泄漏主要                          其余减薄区域呈片状,腐蚀深度不一致[见图5(b);
                                                                                                             ]
              发生在管外壁。为进一步分析换热管腐蚀机制,采                            图5(c)中剪头所指部位为减薄区域;外壁以腐蚀沟
              用扫描电镜对换热管外壁的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结                            槽为主。在腐蚀过程中,介质优先对换热管组织中
              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换热管经超声波清洗后,                          的晶面进行腐蚀。换热管材料组织中铁素体较多、
              外表面仍附着黄色产物,腐蚀坑以圆形凹坑为主,深                           珠光体较少,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含量比铁素体含量
              浅不一致,金属缺失较大部位发生穿孔,小穿孔不断                           高,珠光体的耐腐蚀性较铁素体好,所以铁素体晶面
              连接形成大穿孔[见图5(a);未穿孔区域呈现出大                          优先被腐蚀,形成凹坑。
                                       ]














                                               图 5  换热管外壁腐蚀宏观形貌及 SEM 形貌
                  另外,对换热管表面沉积物进行能谱分析,结果                         2  综合分析
              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Fe、O、                             由以上理化检验分析结果可知:换热管的化学

              S元素,这些元素均来自于换热器内介质。                               成分、显微组织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说明材料冶金

               64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