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五期
P. 62

胡文新,等:海洋环境下钢丝绳断裂原因


















                                                       图 1  钢丝绳宏观形貌
                         表1  钢丝绳钢丝实际直径测量结果                      232,244,235 kN。该钢丝绳的最小破断力满足

                  直径/mm           数量/根            占比/%          GB 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的要求。
                  0.50~0.60         15             6.1          1.5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
                  0.60~0.70         27             11.0              对钢丝绳的所有钢丝进行断口检查,钢丝试样
                  0.70~0.80         10             4.1          共有245根,其中5根断口磨损较为严重,对240根
                  0.80~0.85         40             16.3         钢丝断口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剪切断口有62个,杯
                  0.85~0.90         71             29.0         锥状断口有178个。
                  0.90~0.95         25             10.2              在钢丝断口处截取试样,将试样置于扫描电镜
                                                                下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钢丝剪切断
                  0.95~1.00         57             23.3
                                                                口整体呈倾斜状,表面有覆盖物[见图3(a),微观
                                                                                                        ]
                                                                形貌呈现出有方向性的韧窝[见图3(b);杯椎断口
                                                                                                    ]
              的减小,其中大多数钢丝直径为0.85~0.90 mm,截
                                                                                            ]
              面损失率超过10%。                                        处有明显颈缩特征[见图3(c),断口微观形貌表现
                                                                为等轴韧窝[见图3(d)。
                                                                                     ]
              1.3  金相检验
                                                                     从钢丝剪切断口中可以观察到钢丝表面损伤严
                  在钢丝绳试样中抽取部分钢丝,分别制取纵向
                                                                重,断口形状不规则,部分钢丝截面尺寸损失严重,
              截面和横向截面金相试样,将试样置于光学显微镜
                                                                断口及断口附近的钢丝存在大量挤压变形和凹坑。
              下观察,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钢丝纵截面
                                                                牵引绞车处的钢丝绳承受的压力及磨损较严重,钢
              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少量珠光体,沿钢丝长度
              方向呈细长纤维状。                                         丝绳表面的挤压变形和凹坑处成为起裂源区,在工
                                                                作应力的作用下,裂纹沿截面方向加速扩展,该部
                                                                分绳股先断。在杯锥状断口中,断口发生明显的塑
                                                                性变形,断口呈规则的颈缩状态,起裂源位于断口中
                                                                心区域,该部分的断口发生过载拉伸断裂,该股钢丝
                                                                后断。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钢丝表面微观形貌进行
                                                                观察,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钢丝的镀锌层
                                                                粗糙,凹凸不平,并且出现了破损[见图4(a),部分
                                                                                                        ]
                           图 2  钢丝绳纵截面微观形貌                      区域镀锌层出现了大面积脱落[见图4(b),表面磨
                                                                                                      ]
                  在钢丝显微组织中未见异常夹杂物,基体组织                          损较为严重。从钢丝的微观形貌可以看出,钢丝表
              为回火索氏体+少量珠光体,未见淬火组织,符合                            面镀锌层已出现了大面积脱落,镀锌层对钢丝绳的
              GB/T 4354—2008《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的要求。                     保护作用失效。
              1.4  破断力试验                                             对钢丝试样进行能谱分析,结果如表2~3所示。

                  依据GB/T 8358—2014《钢丝绳 实际破断拉力                   由表2~3可知:钢丝试样表面主要化学成分为Zn、
              测定方法》,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钢丝绳试样进                             O、C、Fe等元素,表面附着物主要化学成分为Zn、O、
              行破断力试验,得到钢丝绳的最小破断力分别为                             C、Fe、Cl等元素。

               50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