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一期
P. 25
朱鹏宏,等: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B坯增碳的影响因素
表2 不同过热度与拉速条件下保护渣增碳对比
组号 试样数/块 过热度/℃ 拉速/(m · min −1 ) 平均增碳量/(×10 −6 ) 最小增碳量/(×10 −6 ) 最大增碳量/(×10 −6 )
1 13 15~20 1.2 8 6 10
2 21 20~25 1.4 3 2 4
3 18 25~30 1.4 1 1 2
2 其他影响增碳的因素 对长水口渣线以下部位埋入中间包内钢水以下进行
浇注,因此长水口本体损失的碳元素最终极大部分
2.1 长水口增碳
进入到了中间包钢水里,造成了增碳。
连铸长水口是连接在钢包底部的浇铸件,经过
2.2 覆盖剂增碳
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的钢水由行车吊运至回转
中间包覆盖剂是在连铸开浇阶段,当大包向中
台上,钢包底部滑板打开,连接长水口,使钢水浇注
间包注入的钢水达到一定限位时,往中间包内加入
进入中间包内。长水口在钢水从钢包进入到中间包
的一种覆盖材料,主要作用为隔绝钢水与空气接触,
的过程中起到引流、保护的作用,防止钢水与空气
防止钢液二次氧化。中间包覆盖剂根据所浇铸的钢
接触,造成二次氧化。长水口的材料本体主要为C、
种不同,通常设计上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常规钢种
Al 2 O 3 、SiO 2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通常不小于26%,渣
的覆盖剂组成为基础渣料与碳化稻壳,其中碳化稻
线部位碳元素质量分数甚至达到30%以上。长水口
壳的主要特点为熔化快、覆盖性强,能够使所加入的
增碳主要为精炼结束后到大包开浇点,大包钢水注
覆盖剂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但是,碳化稻壳中碳
入到中间包内时发生增碳,此时影响钢水增碳的因
含量较高,使用过程通常会引起中间包内钢水增碳,
素除长水口外,还有中间包镁质涂层与中间包覆盖
对于碳含量极低的钢种,尽管该部分增碳只发生在
剂,为区分各因素实际影响钢水增碳的情况,在钢水
开浇初期,但含碳量影响钢水最终浇铸成板坯,仍会
注入中间包内后,覆盖剂投入之前与之后各自对钢
对最终成品的性能带来极大影响。因此,碳元素质
水进行取样,检测增碳量。
量分数不大于0.01%的超低碳钢往往使用专用覆盖
覆盖剂投入前后钢水增碳情况如图3所示。由
剂,例如无取向电工钢所选用的覆盖剂通常不含有
图 3 可知:覆盖剂投入前,钢水的碳元素质量分数
碳化稻壳,其自由碳质量分数一般不大于0.5%,以
−6
−6
−5
为1.7×10 ,较精炼结束的 9×10 增碳8×10 ;
减少碳的带入。同时,调整覆盖剂的投入时机,将开
−6
而覆盖剂投入后较投入前仅增碳 2×10 ,说明中
浇阶段投入的覆盖剂总量降低改为在首炉末期或第
间包内的钢水增碳主要发生于覆盖剂投入前。中
二炉阶段进行覆盖剂补充,也可减少开浇期的钢水
间包镁质涂层通常碳元素质量分数较低,一般为
增碳,覆盖剂加入时机对中间包内钢水增碳的影响
0.44%~0.91%,而长水口碳元素质量分数较高,试
如表3所示。
验中对使用前后的长水口本体进行取样,碳元素质
2.3 开浇保护渣增碳
量分数由使用前的26%最大降低至使用后的16%,
连铸开浇时,加入结晶器中的保护渣往往不会
由于浇注过程中钢水持续冲刷长水口本体内壁,且
立即熔化,粉渣与钢水接触时随着液面流动而卷入
钢水内部,从而造成钢水增碳。往开浇时的结晶器
内投入一种新型的助熔型渣料,可以有效改进这一
问题,此助熔型渣料(简称开浇渣)成分及理化性能
如表4所示。
与使用保护渣进行结晶器内钢液开浇不同,开浇
渣的熔点极低,与钢水接触时,开浇渣可以快速熔化
形成熔渣层并活跃液面,不仅可以减少铸坯增碳量,
同时也可以防止结晶器液面结冷钢产生滞坯等情况。
开浇渣对连铸开浇板坯头部碳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如图4所示,实际生产实践中,使用开浇渣可降低开
−6
图 3 覆盖剂投入前后钢水增碳情况 浇阶段板坯的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11) ×10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