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十一期
P. 35
郑 程,等:碳元素含量对钢锻件疲劳性能的影响
f i(i=1,2,3,…),指定应力台阶Δσ,对最少的观测数 根据式(1),(2)可以获得试样 1,2,3 的疲劳
进行分组,最终获得疲劳强度。疲劳强度统计方法 强度分别为409,426,434 MPa,试样1,2,3的应力
如式(1),(2)所示。 和应变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
试样2较试样1的疲劳强度提高了17 MPa,占比为
(1)
4%,试样3较试样1的疲劳强度提高了25 MPa,占
比为6%;在lgN为4.5的高应力区,随着碳元素含量
(2)
的增加,3个试样的应力不断增大,分别为450,460,
i i BC -A 2 470 MPa;在lgN为5.2的中应力区,3个试样的疲劳
∑
式中: A= if ; C= ∑ i 2 ,其中B= 寿命最接近;在低应变区,相同应变水平下,3个试
f ; D=
i
i =1 i =1 C
样的疲劳寿命较接近;在中高应变区,相同应变水平
i
∑ if i (1.5%)下,试样2的疲劳寿命比试样1延长了27%,
2 (仅当D>0.3时才有效); 为总样本的疲劳
i =1 试样3的疲劳寿命比试样1延长了21%。
强度; 为总样本疲劳强度的标准偏差; d为两个相
2.2 显微组织及SEM形貌
邻应力水平之差。
试样 1,2,3 的显微组织形貌如图 4 所示。由
3
2
图 3 试样 1,, 的应力和应变与疲劳寿命的关系
3
2
图 4 试样 1,, 的显微组织形貌
图4可知:试样1,2,3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 面开始萌生,裂纹萌生位置为几何缺陷或者材料本
试样1,2,3中碳化物的SEM形貌如图5所示。 身含有的非金属夹杂处,裂纹萌生区比较光滑,且裂
由图5可知:碳化物在基体中的分布较为均匀,随着 纹呈辐射状扩展;裂纹不断扩展进入较为粗糙的条
碳含量的增加,碳化物体积分数增大,碳化物颗粒逐 状物区域,试样最终在快速剪切过程中迅速断裂;最
步粗化,尺寸为393~672 nm。 终断裂区损伤面非常粗糙,且有很多微裂纹、酒窝状
3个试样的断裂形式一致,其中试样1断口处的 以及蜂窝状组织出现,甚至还出现了明显的组织剥
SEM形貌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裂纹从试样表 落现象。由于碳元素含量增加,材料的脆性增大,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