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十期
P. 54

李亚东,等:退火工艺对无间隙原子钢组织与摩擦特性的影响
















                                                    图 1  退火工艺温度控制曲线















                                                      图 2  平整工艺控制曲线
              2号试样的力学性能,试样标距为 80 mm。采用激                         现象。
              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两种试样截面的显微组织进行观                            2.2  试验结果
              察,分析退火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2.2.1  退火温度对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2.1.2  摩擦特性分析                                          两个试样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
                  利用粗糙度仪和三维光学表面轮廓仪分别对两个                         可知:两种退火工艺下的材料性能比较接近,1号试
              试样表面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平板摩擦试验对比两                           样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低于2号试样,断后伸长率
              个试样的摩擦系数,摩擦试样尺寸为500 mm×50 mm                      较2号试样略高1.5%。即退火温度升高(由775 ℃升
             (长度×宽度),初始摩擦正压力选取3 000 N,以每                        高至790 ℃) 后,板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出现小
              1 000 N为一个梯度逐渐递增,直至试样表面出现拉毛                       幅下降。

                                                  表1  两个试样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材料        厚度/mm       试样编号      屈服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断后伸长率/%       硬化指数        塑性应变比
                               1.5          1          149.6       289         45.0        0.23        2.3
                 DC03钢
                               1.5          2          156.0       296         43.5        0.24        2.25

                  两个试样的显微组织形貌如图3所示。由图3                          晶粒导致晶界密度增大,在变形时,晶界对位错运动
              可知:沿垂直于截面方向,1号试样中部和边部晶粒                           的阻碍等作用使得材料的强度提高 。根据研究可
                                                                                                [4]
              尺寸比较均匀,均为等轴晶粒,晶粒度为9.0级;2号                         知,IF钢中的固溶碳原子含量较少,退火后心部温
              试样中部组织均匀,晶粒度为9.0级,与中部相比,                          度高于表层温度,晶界迁移的阻力较小,因此在退火
              截面表层区域存在非等轴细小晶粒,晶粒尺寸均匀                            后期心部晶粒会继续长大。当IF钢板较厚时 (试验
              性差,晶粒度为10级 (见表2)。                                 钢厚度为1.5 mm),在冷却过程中,钢带表层散热快,
                  IF钢基体组织主要为铁素体,退火温度对钢板                         更易导致钢板心部晶粒大于表层晶粒。退火温度偏
              晶粒组织的均匀性和晶粒尺寸有显著影响,决定钢                            低是造成试样中部和边部晶粒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产品最终的力学性能。1号试样退火温度为790 ℃,                         2.2.2  摩擦特性影响分析
              试样中部和边部组织比较均匀,晶粒度为9级。2号                                表面摩擦性能直接影响冲压质量,摩擦因数是
              试样实际退火温度较1号试样低10~15 ℃, 试样中                        材料流动阻力的直接体现。钢板表面粗糙度是影响
              部晶粒尺寸均匀,晶粒度为9级,但试样表层存在不                           摩擦磨损的关键参数,表面粗糙度越大,摩擦副之间
              等轴细小晶粒,且晶粒均匀性差。细小且不均匀的                            的摩擦因数及磨损量就越大,钢板的流动性差,即使
               3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