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九期
P. 65

南艳朋,等:冷轧热镀锌板表面点划伤产生原因



















                                                   图 1  两类点划伤缺陷的宏观形貌
                                               表1  两类缺陷对应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质量分数
                缺陷类型
                              C         Si         Mn         P          S         Al         Ti        Nb
                 第一类        0.016 5    0.007 3    0.182     0.016 6    0.005 7   0.045 4    0.000 1    0.000 3
                 第二类        0.001 7    0.006 5    0.158     0.013 5    0.005 4   0.031 6    0.050 8    0.000 3
              1.3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                               的镀层较薄,导致镀层未被有效平整;缺陷内部锌层
              1.3.1  第一类点划伤缺陷                                   结晶形成的褶皱形貌清晰可见,较平的区域内发现

                  第一类点划伤缺陷镀层表面的SEM形貌如图2                         数个尺寸约为20 μm的漏镀点,且沿划伤长度方向
              所示。由图2可知:缺陷处平整程度较轻,说明该处                           分布;漏镀点内部发现大量丝状物。















                                              图 2  第一类点划伤缺陷镀层表面的 SEM 形貌
                  使用能谱仪对丝状物进行分析,分析位置如图                          Al,Al和Fe的亲和力高于Zn和Fe,带钢会优先与
              2c)所示,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丝状物含有较高                        Al反应形成一层数百纳米厚度的Fe 2 Al 5 相,称为抑
              含量的O、Al、Fe等元素,符合漏镀的特征。                            制层,其目的是提高镀层结合力;缺陷周围正常处抑

                  将镀层表面进行部分溶锌处理,处理后镀层表                          制层的颗粒较稀疏,颗粒的形态呈现椭圆形,颗粒与
              面的SEM形貌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经过少量                           颗粒之间的界限明显,而缺陷处发现滩状颗粒物较
              溶锌后,正常区域处的锌层仍然保留较多,但缺陷处                           密集,呈长条形;在抑制层部分位置发现典型的ζ相,
              的锌层基本已被溶解完毕,即缺陷处的镀层偏薄,表                           这是锌铁之间发生扩散后形成的相,说明该处的抑
              面漏镀处下方可见大量的白色颗粒状物质,其形貌                            制层无法抑制锌铁的扩散;合金化热镀锌外板中的
              与抑制层有所不同;抑制层是带钢入锌锅后首先形                            典型表面相结构与缺陷中发现的类似,说明该缺陷
              成的相,在锌浴中加入约0.2%(质量分数,下同)的                         中形成了锌铁合金相。
                                                     表2  丝状物的能谱分析结果                                          %

                                                                   质量分数
                   分析位置
                                      C               O               Al              Fe              Zn
                    谱图1              9.67            2.54            7.26            39.68           40.84
                    谱图2              5.03            3.24            3.48            57.55           30.70
                                                                                                           4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