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六期
P. 64

刘在康, 等: 废水厌氧预处理系统304不锈钢压力管道腐蚀原因



                                                               公称直径为100mm 的管子截取)、 3 试样( 由公称直
                                                                                              #
            1 理化检验
                                                               径为350mm 的管子截取) 分别进行外观检查。图2
            1.1 宏观观察                                           为弯头 A 的宏观形貌, 其外表面有穿透性腐蚀孔, 内
                 分别对弯头 A ( 公称直径为80mm )、 1 试样( 由                表面除有贯穿孔外, 双侧焊缝附近零星分布点蚀坑,

                                                  #
            公称直径为100 , 50mm 的异径管截取)、 2 试样( 由                   且深度不一致, 坑内呈白亮色, 但无附着物。

                                                  #














                                                    图2 弯头 A的宏观形貌
            1.2 化学成分分析                                         限, 不锈钢耐腐蚀的主要原因为其保护性氧化膜
                 分别在送检的 3 根管子上取样, 采用直读式                        是自愈性的, 使得这些材料不失去抗氧化性。保
            光谱仪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如表 1 所示,                          护性氧化膜主要是由 Cr 2O 3          组成的表皮, 当氧化

                   #                                                                                     3+
            其中 1 试 样 的 材 料 不 符 合 ASTM A959 — 2009              膜破裂时, 不锈钢有足够数目的铬阳离子( Cr )
            《 锻制不锈钢用协调标准级成分规范的标准指南》                            重新形成薄膜, 当 Cr元素的比例较低时, Cr元素

                     #
                         #
            的要求, 2 , 3 试样的材料均符合 ASTM A959 —                    就会溶解在铁表面形成的氧化物中, 无法形成有
            2009的要求, 但 Cr元素含量处于标准要求的下                          效保护膜。
                                                表1 3个试样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质量分数
                    项目
                                    C          Si        Mn          S          P          Ni         Cr
                1 试样实测值           0.043       0.35       1.01       0.005      0.028      8.01       17.26
                 #
                2 试样实测值           0.047       0.38       1.10       0.005      0.030      8.17       18.15
                 #
                3 试样实测值           0.049       0.46       1.02       0.006      0.025      8.05       18.01
                 #
                   标准值            0.080      ≤1.00      ≤2.00       0.030     ≤0.045    8.0~11.0   18.0~20.0
              图3为1 ~3 试样的宏观形貌, 其外表面均                           体近似圆形, 放大后边缘和底部较粗糙, 坑表面存在
                         #
                             #
            无异常, 内表面目视可见坑状缺陷( 见图4 ), 形状整                       疏松的灰黑色附着物。
















                                                       #
                                                           #
                                                  图3 1 ~3 试样的宏观形貌
            1.3 扫描电镜( SEM ) 及能谱分析                              近基体表面可见明显龟裂状腐蚀产物, 其中2 试样
                                                                                                       #
                 对1 , 2 , 3 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如                    内表面基体可见明显沿晶沟槽, 坑底及沟槽内可见
                    #
                        #
                           #
            图5所示, 由图5可知: 坑底疏松不致密, 边缘及附                         腐蚀产物。
             4 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