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四期
P. 43
赵森龙,等:取样位置和自然气候对聚乙烯管材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
氧化诱导时间存在差异。笔者研究了不同取样部位
及不同自然气候作用时间对聚乙烯管材氧化诱导时
间测试结果的影响,为聚乙烯管材加工工艺的改进
及提高氧化诱导时间测定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1.1 试样制备
聚乙烯管材的公称外径为 315 mm,公称壁厚
为28.6 mm,实际壁厚约为30 mm。准备8段长度为
300 mm的管材试样,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室外无
遮挡),固定横向(轴向)放置试样,分别放置30,60,
90,120,150,180,210,240 d。在对应时间取回试
样并制样,制样位置为垂直于地面的顶部。
沿管材壁厚方向,在管材的外表面、内表面及中
图 3 管材外表面弯曲试样取样位置示意
部取样,取样位置如图1所示。在经过240 d放置的
管材上取样,距外表面约3,6,9,12,15,18,21,24, 1.2 试验方法
27 mm处和内表面取样位置如图2所示。 1.2.1 氧化诱导时间
将试样平铺在铝坩埚内,试样有外表面或内表
面时原始表面朝上,将参比坩埚和试样坩埚放入仪
器对应位置。设置程序为:氧气流速为50 mL/min,
氮气流速为50 mL/min;在开始升温前通氮气5 min,
然后在氮气气氛中以20 ℃/min的速率将温度从室温
(25 ℃)升至210 ℃,在该温度下恒定3 min;然后切
换到氧气气氛,继续恒温,直至放热显著变化点出现
后至少2 min,终止试验。利用切线分析方法得到氧
图 1 管材外表面、内表面、中部取样位置示意 化诱导时间。
1.2.2 弯曲试验
测量试样具体尺寸,调节试验机支座跨度至
64 mm,把试样对称地放在两个支座上,有外表面或
内表面时原始表面朝上,在跨度中心处以2 mm/min
的速率向下施加作用力,得到最大力并计算弯曲强
度,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3FL
σ = (1)
f
2bh 2
图 2 经 240 d 放置后管材取样位置示意
式中: σ 为弯曲强度;F为最大力;L为跨距;b为试
f
用刀片切取一定大小(大于打孔器直径)的试
样宽度;h为试样厚度。
样,试样厚度为550~750 μm,其厚度均匀,表面平
行、平整、无毛刺、无斑点。然后使用打孔器从片材 2 试验结果
上冲出一直径略小于坩埚内径的圆片试样。 2.1 未放置管材取样位置对氧化诱导时间测试结
在未放置、放置90 d、放置240 d的试样外表面 果的影响
处沿管材轴向制备弯曲试样,试样长度为80 mm,厚 图4是未放置管材外表面、 内表面和中部位置的
度为4 mm,宽度为10 mm,保留外表面为原始表面, 氧化诱导时间测试结果。由图4可知:中部、内表面
取样位置如图3所示。采用相同方法制备未放置、 放 和外表面的氧化诱导时间测试结果依次减小。因为
置90 d、放置240 d试样内表面和中部的弯曲试样。 管材在进行测试前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以及运输,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