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四期
P. 44

赵森龙,等:取样位置和自然气候对聚乙烯管材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





















                                                                      图 5  不同放置时间下管材氧化诱导时间的测试结果
                                                                试结果。由图5可知:试样中部的氧化诱导时间测试
                                                                结果随放置时间变化较小,放置240 d后,试样的氧
                                                                化诱导时间几乎没发生变化,因为管材的壁厚相对
                                                                较厚,管材中部完全无法接触到氧气,所以几乎没有
                                                                氧化反应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试样外表面
                                                                和内表面的氧化诱导时间都有明显的缩短,因为管
                                                                材在自然气候中主要发生热氧老化和光氧老化                       [7-8] ,

                                                                在自然气候中阳光直射以及气温升高,管材表面发
                                                                生降解和交联反应,产生氢过氧化物,当其累计到
                                                                一定浓度时,氧化反应快速推进,外表面在放置90 d
                                                                后,以及内表面在放置150 d后,试样的氧化诱导时
                                                                间明显缩短,与氧化反应快速推进相对应,阳光中的
                                                                紫外线会产生光致化学降解作用,导致化学键断裂,
                                                                380~400 nm波长的光很容易使聚乙烯分子进入激
                                                                发状态,断链的自由基和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分子
                                                                极易发生氧化反应;外表面的氧化诱导时间比内表
                                                                面的氧化诱导时间缩短更快且缩短更早,因为外表
                                                                面直接接收光照,其温度更高,受紫外线照射范围更
                  图 4  未放置管材不同取样位置的氧化诱导时间测试结果
                                                                广,导致氧化反应更剧烈;在放置90 d后,外表面和
              管材外表面,内表面,中部受光、氧气、热影响程度
                                                                内表面的氧化诱导时间曲线趋于平缓,因为材料经
              依次减小,这与试验结果相符。研究                  [4-6] 表明,在管
                                                                过氧化链断反应后,产生了较短的聚合物链,这些分
              材生产过程中,聚乙烯熔体外圈挤出流速大于内圈,
                                                                子链重新排列,在聚乙烯表面形成新而有序的晶区,
              以及外表面散热比内表面快,导致内表面温度高于
                                                                                                  [9]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氧化反应的发生 。
              外表面,内表面抗氧化剂消耗多于外表面,导致外表
                                                                     图6为不同放置时间下管材弯曲强度的测试结
              面氧化诱导时间大于内表面。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果。由图6可知:试样中部的弯曲强度随放置时间的
              部分厂家在保证氧化诱导时间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
                                                                变化较小,放置240 d后,试样的弯曲强度几乎没有发
              下,为了使管材更加光滑,会适当提高口模温度,使
                                                                生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外表面和内表面的
              外圈流速接近于内圈,这会造成外表面抗氧化剂消                            弯曲强度都有明显的下降,因为聚乙烯管材分子在热
              耗大于内表面,导致外表面氧化诱导时间短于或接                            氧老化和光氧老化作用下发生断链等反应,反应生成
              近内表面。而管材中部不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抗                            各种含氧官能团,影响了分子链的规整性,从而导致
              氧化剂消耗较小,氧化诱导时间相对更长。                               试样的弯曲强度下降,缩短了管材的使用寿命                    [10] 。
              2.2  放置时间对氧化诱导时间测试结果的影响                                放置90 d后,管材内表面试样的氧化诱导时间
                  图5为不同放置时间下管材氧化诱导时间的测                          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弯曲强度有所下降。因为管材
               2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