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五期
P. 27

赵如涛, 等: 塑性变形对低合金钢拉伸性能的影响


            逐渐增大, 当试样的塑性变形率超过原始试样最大                            相比于原始材料试样屈服强度提高约30% , 抗拉强
            力总延伸率的 50% 时, 试样的屈服平台会消失; 再                        度提高约10% 。
            次拉伸时, 应力 - 应变曲线在弹性段时达到最大值,                             由图4c ), 4d ) 可知: 随着塑性变形率的增加, 材
            然后迅速下降, 直至试样发生断裂。                                  料的断后伸长率和最大力总延伸率均逐渐降低; 当
                                                               塑性 变 形 率 达 到 70% 时, 最 大 力 总 延 伸 率 约 为
                                                              0.5% , 拉伸过程中材料的均匀塑性变形能力基本消
                                                               失, 此时试样的变形主要是由拉伸过程中产生的颈
                                                               缩变形引起; 当塑性变形率为100%时, 断后伸长率
                                                               和最大力总延伸率均达到最小值, 分别约为17%和
                                                              0.5% , 比原始材料试样分别下降38%和94% 。
                                                                   由图4e ) 可知: 随着塑性变形率的增大, 材料的弹
                                                               性模量逐渐减小, 当塑性变形率为100%时, 弹性模

                                                               量达到最小值, 约为166GPa , 比原始材料降低15% ,
                  图3 不同塑性变形预处理后试样的应力 - 应变曲线
                                                               即较大的塑性变形会导致材料的弹性模量下降。
                  表1 不同塑性变形预处理后试样的拉伸试验结果
                                                                   在拉伸过程中, 试样的直径会随着塑性变形量
                        屈服强    拉伸强    断后伸    最大力总    弹性模
              试样状态                                             的增大而不断减小, 因此测得的应力和应变小于拉
                        度 / MPa 度 / MPa 长率 / %  延伸率 / % 量 / GPa
                                                               伸过程中试样在某一瞬时的真实应力和应变, 为了
                         510   603    27.5    12.2    188
              原始试样                                             探究塑性变形率对材料真应力及真应变的影响规
                         517   608    27.5    12.3    204
                                                               律, 需要对试验测得的应力 - 应变曲线进行修正。试
                         520   608    25.5    10.7    186
             10%预变形                                            样在均匀变形阶段真应力、 真应变与实测应力、 实测
                         509   607    28.0    10.8    204
                                                               应变的关系如式( 2 ),( 3 ) 所示。
                         578   620    27.0     8.5    192
             30%预变形                                                            σ t= σ ( 1+ σ )            ( 2 )
                         571   612    29.0     8.4    179
                                                                               ε t= ln ( 1+ ε )           ( 3 )
                         627   636    21.5     5.4    167
             50%预变形                                            式中: σ t  为真应力; ε t 为真应变; σ 为实测应力; ε 为
                         618   628    24.5     6.6    173
                                                               实测应变。
                         656   656    18.5     0.5    172
             70%预变形                                                将实测应力、 实测应变数据分别代入式( 2 ) 和式
                         651   651    19.0     0.6    165
                                                               ( 3 ), 获得不同塑性变形条件下试样在均匀变形阶段
                         673   673    18.0     0.5    163
             100%预变形                                           的真应力 - 真应变曲线, 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
                         675   675    17.0     0.5    170
                                                               知: 不同塑性变形预处理后试样的真应力 - 真应变曲
              为了探究预变形处理过程中塑性变形率对拉伸                             线在弹性变形阶段的曲线斜率基本相同; 随着塑性
            过程中各指标的影响规律, 绘制了屈服强度、 抗拉强                          变形率的增大, 材料的真抗拉强度略有增大; 当塑性

            度、 断后伸长率、 最大力总延伸率、 弹性模量与塑性                         变形率为100%时, 真抗拉强度为690MPa , 其增大
            变形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见图4 )。由图4a ), 4b ) 可                   幅度小于实测抗拉强度, 即塑性变形对真抗拉强度
            知: 随着塑性变形率的增大, 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                          的强化效果相对较弱。
            强度会逐渐增大, 当塑性变形率为 10% 时, 材料的                       2.2 拉伸参数与塑性变形关系模型的建立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原始材料之间的差异较小;                                 为了定量表征预变形过程中的变形量对屈服强
            当塑性变形率大于10%时, 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                           度 的 影 响 规 律, 基 于 应 变 硬 化 - 指 数 硬 化 模 型
            强度会随着塑性变形率的增大而快速增大; 当塑性                            ( ESH ), 建立塑性变形率与屈服强度的关系模型,
            变形率大于50%时, 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基                           如式( 4 ) 所示。
            本相等, 因为在塑性变形过程中, 材料内部产生了较                                 σ p , s= σ s× 1+ ln ( 1+ k 1× ε T  )]  ( 4 )
                                                                                                 3m
                                                                                [
            大的应变硬化, 导致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均匀塑性                            式中: σ p , s  为塑性变形预处理后试样的屈服强度; σ s
            变形能力降低; 当塑性变形率为100%时, 材料的屈                         为原始试样的屈服强度; k 1          为形变强化系数; m 为

            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约为 675MPa ,                        形变强化指数。
                                                                                                          5
                                                                                                         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