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四期
P. 23
赵 楠, 等: 一种汽车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的连续冷却转变
的影响。几乎所有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之后都会降 调质钢研究现状[ J ] . 钢铁, 2023 , 58 ( 3 ): 11-24.
低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提高钢的淬透性, 因此试验 [ 2 ] 何坤, 王立.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能耗的发展与现状
钢很容易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 [ 15-16 ] 。钢中的 Mo元 [ J ] . 中国冶金, 2021 , 31 ( 9 ): 26-35.
[ 3 ] 田紫维, 姚彦欣, 刘佳兴, 等. 冷却速度对微合金化中
素是强碳化物元素, 在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的扩散
碳非调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J ] . 金属热 处 理,
速率慢, 使奥氏体向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过程延
长, 从而促进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形成 [ 17 ] 。 2022 , 47 ( 7 ): 27-33.
[ 4 ] 孙岩, 安治国, 张国涛, 等. 铁素体 - 珠光体型非调质钢
2.3 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硬度变化
连续冷却转变的研究[ J ] . 轧钢, 2019 , 36 ( 3 ): 37-41.
当冷却速率分别为0.1 , 0.2 , 0.5 , 1 , 3 , 5 , 10 , 20 , [ 5 ] 江畅, 王子波, 王杨, 等. 冷作硬化非调质钢的连续冷
40℃ / s 时, 显微硬度分别 为 217 , 256 , 305 , 332 , 却相变规律[ J ] . 钢铁, 2022 , 57 ( 3 ): 91-96.
351 , 368 , 391 , 412 , 420HV 。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 [ 6 ] 刘洁, 吴丹, 杨秀娟, 等. 非调质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显微硬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不同冷却速率下 趋势[ J ] . 热加工工艺, 2021 , 50 ( 23 ): 1-6.
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变化引起的, 碳含量的不同以及 [ 7 ] 邓向阳, 林 俊, 谢 有, 等. 胀 断 连 杆 用 中 碳 非 调 质
晶体结构的差异使各显微组织的硬度呈现马氏体硬 KNF33MAM 钢的成分与组织[ J ] . 理化检验( 物理分
度>贝氏体硬度 > 奥氏体硬度 > 铁素体硬度的规 册), 2023 , 59 ( 1 ): 4-7.
[ 8 ] 董红磊, 黄重国, 袁清华, 等.XCQ16-1车桥用钢调质
律 [ 18 ] , 因此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 试验钢的显微组
织从以铁素体、 珠光体为主, 逐渐转变为大部分组织 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J ] .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9 , 17
( 4 ): 462-466.
为贝氏体, 最终转变为完全马氏体, 显微硬度也呈现
[ 9 ] 张雄, 余伟, 王云龙.38MnSiVS非调质钢的相变模型
逐步增大的趋势。当冷却速率从 0.1 ℃ / s增大到
[ J ] . 钢铁, 2021 , 56 ( 3 ): 130-136.
0.5℃ / s时, 试验钢的显微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 [ 10 ] 赵楠, 薛峰, 潘进, 等. 不同冷速对700MPa级汽车大
大快速增大; 当冷却速率达到 0.5℃ / s后, 试验钢 梁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 J ] . 金属热处理, 2021 ,
的显微硬度随冷却速率的增大也逐渐增大, 但增大 46 ( 2 ): 178-181.
速率变慢, 这也是试验钢显微组织的变化造成的; 当 [ 11 ] 王剑锋, 迟宏宵, 刘建雄, 等. 新型时效硬化塑料模具
冷却速率为0.1℃ / s时, 相变组织大部分为多边形 钢10Ni3Cr2MnMoCuA1的 CCT 曲线[ J ] . 金属热处
铁素体加珠光体, 随着冷却速率的逐渐增大, 铁素体 理, 2018 , 43 ( 2 ): 25-29.
[ 12 ] 张凯强, 唐广波, 李激光. 基于 Thermo-Calc的马氏体
逐渐细化并沿晶界析出, 显微组织大部分为贝氏体,
耐热不锈钢析出相分析[ J ] .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7 ,
因此宏观上呈现显微硬度迅速增大的现象。
38 ( 5 ): 161-165.
3 结论 [ 13 ] 余大江, 高加强, 赵四新.Nb对 C38+N2非调质钢组
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J ] . 中国冶金, 2021 , 31 ( 5 ): 92-
( 1 ) 测定了一种汽车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的 CCT
97.
为732℃ 。
曲线, 确定其临界温度A c3 为838℃ , A c1 [ 14 ] 朱茂华, 王福明, 文学荣, 等.Nb-V 微合金中碳非调质
( 2 )试验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分别发生了铁素 钢 CCT 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J ] . 金属热处理, 2017 , 42
体 / 珠光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当冷却 ( 8 ): 20-24.
速率小于0.2℃ / s时, 试验钢的相变产物由均匀分 [ 15 ] 戴建科, 韩顺, 厉勇, 等. 淬火温度对新型齿轮钢组织
布的铁素体、 贝氏体和珠光体组成; 当冷却速率为 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J ] . 金属热处理, 2023 , 48 ( 1 ):
0.2℃ / s时, 转变产物中出现马氏体; 当冷却速率为 163-168.
[ 16 ] 王云龙, 陈 银 莉, 余 伟. 不 同 形 变 条 件 下 非 调 质 钢
5℃ / s时, 铁素体、 珠光体消失, 转变为贝氏体、 马氏
45MnSiVSQ 的连续冷却转变[ J ] . 金属热处理, 2020 ,
体; 随着冷却速率的进一步增大, 马氏体含量逐渐增
45 ( 12 ): 13-18.
大, 贝氏体含量逐渐减少直至贝氏体消失; 当冷却速
[ 17 ] 黄健, 段琳娜, 刘清友, 等. 添加 Mo对高 Nb管线钢组
率大于20℃ / s时, 转变产物全部为马氏体。
织和 CCT 曲线的影响[ J ] .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9 , 30
( 3 )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 试验钢的显微硬度
( 5 ): 96-100.
呈先快速增大, 后增大速率变慢的趋势。 [ 18 ] 潘先明, 杜坤, 李刚, 等. 新型 S690 低合金高强度钢
ϕ 219mm×14mm 无缝管的 CCT 曲线和调质工艺
参考文献:
研究[ J ] . 特殊钢, 2018 , 39 ( 4 ): 12-16.
[ 1 ] 蒋波, 冯奕洁, 王芝林, 等. 汽车用铁素体 - 珠光体型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