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九期
P. 37
孟祥英, 等: ER70S-6焊丝钢拉拔断裂原因
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进行评定, 结果为 B2.5e级; 在
距断口50mm 处发现大尺寸氧化物类非金属夹杂
物, 按 照 GB / T 10561 — 2005 进 行 评 定, 结 果 为
B2.5e级。 3 试样母材的心部也存在非金属夹杂物
#
( 见图5 ), 经体积分数为 4% 的硝酸乙醇溶液腐蚀
后, 其 组 织 为 珠 光 体 + 铁 素 体, 未 见 明 显 异 常
( 见图6 )。
#
图6 3 试样母材显微组织形貌
1.4 硬度测试
对2 试样及其母材进行硬度测试, 2 试样中未
#
#
变形组织的硬度约为480~500HV , 其他部位的硬度
#
约为310HV ; 2 试样母材的硬度为460~490HV 。
1.5 扫描电镜( SEM ) 及能谱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对2 试样进行观察, 结果如图7所
#
#
图5 3 试样母材夹杂物微观形貌 示。由图7可知: 试样中可见未变形组织, 呈浮凸状。
#
图7 2 试样SEM 形貌
对3 试样中的夹杂物进行能谱分析, 结果如图 M gSi 、 Ca等元素。
#
、
8所示。由图 8 可知: 夹杂物中主要含有 O 、 Al 、
图8 3 试样中夹杂物的能谱分析结果
#
温度为880℃ , 控冷参数设定为开两个保护罩( 实际
2 综合分析
过程中由于保护罩故障仅开了 1 个), 风机全部关
1 试样表面存在流线型变形组织, 其承受拉拔 闭, 首段辊速为 0.15m / s , 斯太尔摩辊道实际冷却
#
能力较弱, 随着拉拔过程中力的增大, 在磕伤处先产 速率为1.7℃ / s 。当盘条以 0.1~1 ℃ / s的冷却速
生裂纹, 裂纹逐渐扩展, 最终形成“ 劈裂状” 断口。 率降至室温时, 材料会获得铁素体与珠光体复相组
经查证, 现场实际料坯精轧温度为900℃ , 吐丝 织; 当冷却速率超过 1 ℃ / s时, 奥氏体便会发生贝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