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四期
P. 77

贾仕君, 等: 聚氨酯管开裂原因

















                                            图13 蓝色管外表面划伤处颗粒物能谱分析结果

              由SEM 分析可知: 使用过的两种 PU 管表面存                            ( 2 )工作环境中的细小铝颗粒对 PU 管表面造
            在较多环向分布的裂纹, 裂纹起始于外表面, 开裂面                          成磨粒磨损, 在损伤处产生应力集中并萌生裂纹, 裂
            SEM 形貌呈疲劳开裂特征; 开裂处的外表面存在划                          纹扩展后贯穿管壁, 最终导致内部介质泄漏。

            伤痕迹, 裂纹源区和划伤痕迹中均存在细小铝颗粒。                           参考文献: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 PU 管运动时, 其外表面
            先受到外来细小铝颗粒的影响, 并发生磨粒磨损, 在                           [ 1 ]  曹楠. 核电主管道用不锈钢不同温度热老化机理研究
            管外表面产生了机械损伤, 然后在往复运动中, 外表                               [ D ] . 西安: 西安工业大学, 2019.
            面的损伤处产生应力集中, 并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萌                             [ 2 ]  王珏, 陈勇军, 陈娟, 等. 热塑性聚氨酯 / 纳米铜复合材
            生裂纹, 裂纹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扩展并                                 料的制备与表征[ J ] .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9 , 38
                                                                    ( 2 ): 5-9.
            贯穿管壁, 最终导致内部介质泄漏。
                                                                [ 3 ]  张琴, 陈正明, 何新中, 等. 软质 PVC / PU 合金的制备
            3 结论                                                    及性能研究[ J ]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0 , 38 ( 5 ):
                                                                    482-485 , 513.

                 ( 1 )送检开裂 PU 管并未发生热氧老化及紫外
                                                                [ 4 ]  何婷, 何志辉, 李杰.PU 气管故障分析实验设计[ J ] .
            老化。                                                     塑料, 2018 , 47 ( 2 ): 111-113.
                                                                                                          
            ( 上接第30页)                                          造过程中发生了局部过烧现象。

                                                              3 结语

                                                                   驱动轮轴在锻造过程中发生局部过烧现象, 引起
                                                               材料的塑性和强度下降, 进而导致驱动轮轴在校直应
                                                               力的作用下发生开裂。建议严格控制锻造过程中的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以防止该类现象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图6 热酸蚀后试样的宏观形貌
                                                                [ 1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 合金钢断口分析金相图谱
            高温过烧。在该驱动轮轴的加工过程中, 只有锻造                                 [ M ] .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和调质两道工序对零件整体进行加热, 有心部组织                             [ 2 ]  王广生, 石康才, 周敬恩. 金属热处理缺陷分析及案例
            过烧的可能。                                                  [ M ]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 3 ]  崔广磊, 李超, 阎平.34CrNiMo6 钢过热过烧断口研
                 由金相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断口处及经过调质、
            未经过锻打部位的显微组织均为正常的回火索氏                                   究[ J ]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 22 ( 3 ): 32-35.
                                                                [ 4 ]  林治明. 关于钢过热过烧断口的新观察[ J ] . 理化检验
            体。热酸蚀结果显示, 驱动轮轴未经过锻打、 经过调
                                                                    ( 物理分册), 1981 , 17 ( 5 ): 2-7.
            质的部位不存在黑色网状裂纹和孔洞, 两者都说明
                                                                [ 5 ]  高东宏, 张炜. 超声波探伤技术在转向节过热过烧缺陷
            驱动轮轴在调质过程中未发生过烧现象。
                                                                    检测中的应用[ J ] .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0 ( 8 ): 18-23.
                 该驱动轮轴在调质热处理过程中未发生过烧,                           [ 6 ]  张静江, 徐勇. 轿车稳定杆球销断裂失效分析[ J ] . 理
            结合驱动轮轴的加工工艺, 最终确定驱动轮轴在锻                                 化检验( 物理分册), 2005 ( 增刊1 ): 173-175.
                                                                                                         6 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