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四期
P. 74

贾仕君, 等: 聚氨酯管开裂原因



            1.2 红外光谱分析                                        52.0MPa和53.8MPa , 靠近裂纹处的平均抗拉强度


                 为了研究 PU 管是否发生热氧老化或紫外老                         分别为40.6MPa和43.2MPa ; 远离裂纹处的断裂应
            化, 对新、 旧 PU 管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结果如图                       变分别为490%和480% , 高于靠近裂纹处的断裂应
            3所示。由图3可知: A 、 B 、 C 、 D4个红外图谱的吸                   变。管材在局部反复运动时的老化使得其局部力学

            收峰位和强度几乎是一样的, 说明新、 旧两种管材的                          性能下降, 该结果与傅里叶红外测试结果相符。

                                                        -1               表2 两种 PU管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吸收振动峰并没有不同之处。在波速为3330cm
            处, 可见明显的吸收峰, 即存在 -N-H 的振动伸缩                          类型        位置      平均抗拉强度 / MPa 断裂应变 / %

                                 -1  处, 可见氢键化的氨酯羰
            峰; 在波速为1701cm                                       透明管      远离裂纹处          52.0         490

                                           -1  处的硬段氨酯
            基振动吸收峰。波速为 1220cm                                   透明管      靠近裂纹处          40.6         460

                                                     -1  处
            基 -C-O-O 振 动 吸 收 峰 和 波 速 为 1529cm                   蓝色管      远离裂纹处          53.8         480
            的 -C-N-H 振动 吸 收 峰 也 无 减 弱 消 失 的 现 象, 说              蓝色管      靠近裂纹处          43.2         400
            明 -N-H 键和 -C-H 键并未发生老化断裂, 氨酯羰基
                                                              1.5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1  处的软段
            也未因老化而减少。波速为 1726cm
                                                                   分别在垂直于透明管和蓝色管的裂纹处截取剖
            氨酯羰基和硬段游离氨酯羰基的振动吸收峰也并没
                                                               面试样和断口试样, 将试样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有出现因老化而增强的现象, 从而判断出材料并未
            发生热氧老化或紫外老化            [ 1-4 ] 。                   观察。透明管裂纹处剖面 SEM 形貌如图 4 所示,
                                                               透明管断口 SEM 形貌如图5所示, 由图4 , 5可知:
                                                               裂纹起源于外表面, 向内表面扩展, 裂纹源区可见明
                                                               显台阶特征, 其上有较多黏附的颗粒物; 裂纹扩展区
                                                               可见大致平行的疲劳辉纹。









                        图3 新、 旧 PU管的红外光谱图
            1.3 硬度测试

                 以50mm 为间距, 选取旧管上靠近裂纹处至远
            离裂纹处的7个位置进行邵氏硬度测试, 随机选取
            新管的首个测试位置, 同样每间隔 50mm 测试一

            次, 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新、 旧管的硬度

            差异并不明显, 基本保持在95~96HA 。
                      表1 新、 旧 PU管的邵氏硬度测试结果              HA

                                                   是否符合
               类型          硬度测试值          出厂合格值
                                                   出厂要求
             透明新管 95 96 95 96 96 96 96                是
                                                                          图4 透明管裂纹处剖面SEM 形貌
             透明旧管 96 95 95 96 95 96 96                是
                                           92~98                   对透明管断口外表面进行 SEM 分析, 其外表
             蓝色新管 95 96 96 95 96 95 96                是
             蓝色旧管 96 96 95 95 96 96 95                是        面 SEM 形貌如图 6 所示, 其外表面存在垂直于裂
                                                               纹方向的划伤痕迹, 且还残留着颗粒物。采用能谱
            1.4 力学性能测试                                         仪对透明管裂纹源区及外表面颗粒物进行分析, 结
                 在两种开裂 PU 管的远离裂纹处和靠近裂纹处                        果如图7 , 8所示, 由图7 , 8可知: 颗粒物中除了碳、
            分别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                           氧元素外, 铝元素的含量较高, 由于 PU 管主要用于
            知: 两种 PU 管上远离裂纹处的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                         铝制产品的脱模, 因此分析认为这些颗粒物为细小
             5 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