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七期
P. 28
潘 刚, 等: 基于超快冷工艺的 Q355B 钢板性能均匀性
果, 需要在钢板的下表面采用更大的冷却水量 [ 13 ] , 层过冷层厚度约为 5 mm , 显微组织为铁素体 + 粒
上、 下冷却水的体积比为 1∶1.2 。 状贝氏体; 下表层过冷层厚度约为0.47mm , 显微组
在钢板中心位置取样, 用 3% ( 体积分数) 的硝 织为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 珠光体; 板宽上 1 / 4 处
酸酒精溶液侵蚀后,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厚度方向上 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 + 珠光体 + 粒状贝氏体, 板宽
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 即上、 下表层、 板宽 1 / 4 处和 下 1 / 4 处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 + 珠光体; 心部区域
心部, 取样位置如图 4 所示。 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 + 珠光体。上表层的铁素体晶
粒较细小, 过冷组织产 物 中 粒 状 贝 氏 体 较 多, 证 明
上冷却面的冷却速率较下冷却面快, 上、 下冷却面
的不均匀性在板形不良上也有所体现。为实现钢
板上、 下 冷 却 面 的 对 称 换 热, 需 要 增 加 下 集 管 流
量, 调整上、 下 冷 却 水 的 体 积 比, 对 下 表 面 换 热 能
力进行补 偿, 实 现 厚 度 方 向 的 冷 却 均 匀 性。 性 能
的变化是 过 冷 层 厚 度、 显 微 组 织 和 晶 粒 尺 寸 相 互
协调的结果。
表 2 钢板厚度方向不同位置金相检验结果
过冷层 铁素体晶
取样位置 显微组织
图 4 厚度方向取样位置示意 厚度 / mm 粒度 / 级
钢板厚度方向不同位置金相检验结果如表 2 所 上表层 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5 -
示, 其显微组织形貌如图 5 所示, 将冷却面及其附近 下表层 铁素体 + 粒状贝氏体 + 珠光体 0.47 -
出现的铁素体细晶粒层或非铁素体 + 珠光体组织定 板宽上 1 / 4 处 铁素体 + 珠光体 + 粒状贝氏体 - 10.0
义为过冷层, 用表层产生的过冷层厚度和组织的对 板宽下 1 / 4 处 铁素体 + 珠光体 - 9.0
称性判断厚度方向的冷却均匀性。 结果表明: 上表 心部 铁素体 + 珠光体 - 9.0
图 5 钢板厚度方向不同位置的显微组织形貌
( 2 )钢板头部有限进入冷却区, 过冷度大, 组织
3 结论
细小, 力学性能较好。
( 1 )钢板的屈服强度同板差 ≤40 MPa , 抗拉强 ( 3 )钢板尾部温度下降幅度大, 低温轧制后进
度同板差 ≤19 MPa , 断后伸长率同板差 ≤4.0% , 冲 入冷却区, 开冷温度低, 冷却时钢板尾部已发生相
击韧性同板差 ≤35J , 钢板具有较好的性能均匀性。 变, 未能得到过冷组织。 ( 下转第 17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