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六期
P. 25
费 静, 等: 新形势下推进实验室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价 检 验 检 测 机 构 通 用 要 求 》 第 4.2.1 节, 以 及 大, 各类标准也趋向于摒弃主观判定, 需要建立统
CNAS-CL01 : 2018 《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 一、 可操作性更强的仪器检测方法。先进的仪器设
则》 第 6.2.3 节均对人员能力提出了要求。实验室 备不仅能提高检测效率, 也是检测结果准确、 可靠的
在进行人员配备时, 除满足上述准则的要求外, 还应 有力保证。
注意人员层次的合理性, 及学科背景的多样性。对 2.2 仪器设备的维护
于多数一线操作员来说, 考虑到用工成本和人员的 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后, 应建立好仪器档案, 定期
流动性, 并不需要很高的学历, 人员学历背景符合其 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使用人员应做好上岗培
负责的实验室活动的能力要求即可。学科背景的多 训,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 做好设备的期间核查工
样性是为新的检测领域、 标准、 技术及方法服务的, 作, 发现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后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
近年来出现了抗菌性能项目的检测、 特种动物纤维 CNAS-CL01 : 2018 和 RB / T214 — 2017 均对以上所
的检测, 也涌现出了脱氧核糖核酸( DNA )、 蛋白质 述进行了严格详细的规定。对于较为重要的仪器设
等分子生物学项目的检测标准 [ 2-3 ] , 合理的人员配制 备, 应设置专人保管, 责任到人, 定期维护并保持整
可以对新项目的开验、 新方法的研制提供良好的技 洁, 确保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 [ 6 ] 。
术人员保障。
1.2 人员培训 3 方法
人员的培训, 包括安全、 管理、 技能等方面的培 3.1 新方法的开验
训。 CNAS-CL01 : 2018 中的第 6.2.5 节就要求实验 新方法的开验是能力提升最直接的方式, 是一
室有人 员 培 训 的 程 序, 并 做 好 记 录。 RB / T214 — 个实验室综合能力的体现, 其需要一系列的前期调
2017的第4.2.6节和第4.2.7 节分别要求建立和保持 研确认, 整个过程涉及到实验室的合理布局、 仪器设
人员培训程序, 并保留相应的记录。培训计划应与检 备的配置、 人员的培训、 方法的确认等, 对于数值类
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并评价这些培 检测结果的项目, 还需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 做好质
训活动的有效性。安全培训是第一课, 此处的安全是 量控制计划等。
广义的安全, 包括从业道德、 人身安全等。 3.2 能力验证
每个实验室均应建有不断完善的质量体系, 以 能力验证活动是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 通过实
及健全的各项制度, 加强执行力度, 确保体系、 制度 际的测试活动来确定实验室检测、 校准能力的。对
落到实处, 对实验室规范管理, 开展能力建设有重要 外界而言, 能力验证活动可以为评价和监管实验室
作用 [ 4 ] 。开展管理培训, 让每位工作人员熟知实验 提供可靠、 有效的客观证据;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对外
室的规章制度, 规范行为操作, 有利于检验检测工作 提供能力证明的基础, 也是识别自身存在问题, 不断
顺利有序开展。 改进提高的有效手段。能力验证还是国际互认的技
技能的培训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 术基础, 是认可机构确定实验室能力的重要技术指
室中最珍贵的资源就是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 标 [ 7 ] 。
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CNAS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的能力
于实验人员的技能水平 [ 5 ] 。实验室有必要定期开展 验证政策中, 阐明了 CNAS 的能力验证活动由 3 个
相关的培训活动, 内容不限于已开展项目的技能、 检 部分组成, 包括能力验证计划、 测量审核和比对实
测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分析讨论、 前沿技术的科普, 而 验。此外, 上文提到的新项目开验和能力验证是实
应不断丰富专业知识, 有效提升能力。笔者单位实 验室确认新开项目是否符合开验标准, 是否达到可
验室经常派人员参加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会, 或是新 以向社会提供检测服务的衡量标准。
标准宣贯研讨会等, 参会人员需将学习内容以培训 3.3 新方法的开发
或讲座的形式传递给实验室相关人员。 新方法的开发是更高层次的实验室能力体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 2019 年度全国检验
2 仪器设备
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 明确指出,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
2.1 仪器设备的购置 的科研和创新仍然不足。有条件的实验室应承担更
现代检验检测行业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 大的责任, 鼓励与高校、 科研院所合作, 实现优势互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