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1年第十二期
P. 33

韩北方, 等: 金相样品制备影响因素及金相制样实例


            2.6 讨论                                             金相制样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由上述试验可知, 传统手动制样完全依赖于制                         用。对于不同材料及硬度的样品, 需要针对样品的
            样者的经验, 需手动控制切割时的进刀速度及镶嵌                            自身特性制定相应的制备工艺参数, 调整好切割速
            时的压力。在磨抛时, 通过调整抛光盘不同位置的                            度、 镶嵌参数, 选取适当的磨抛速度、 磨抛压力、 磨盘
            相对线速度来选择不同硬度材料的磨抛位置, 人为                            转速、 抛光剂供给量、 磨抛过程中水的供给量及磨抛
            控制给水量和调整正压力, 每一个制样环节都有很                            时间等参数。


            大的人为因素参与, 带来制样的不确定性。使用自                                ( 2 )金相制样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的提升
            动磨抛设备, 则可以利用标准卡具或异形卡槽将样                            和完善, 自动制样设备的更新在快速的发展和推进,
            品卡住, 针对不用硬度的金属样品设置相应的磨抛                            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金相检验人员的双手, 且避免
            速度和磨抛时间、 磨料供给量、 正压力大小、 给水量                         了人为误差, 实现了同时制备多个合格样品的功能,
            等, 实现在不同粗糙度的磨盘下多样品同时磨制。                            大大缩短了金相制样周期。
            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磨抛设备的发展和使用, 消除了                            参考文献:
            传统人为手动磨抛容易造成的样品平行度不好、 不
            同制样道次力度掌握偏差、 单样品耗时过多等不利                             [ 1 ]  张松, 陈长奎, 李剑峰, 等. 全自动试验技术助力复工
            因素, 大大减少了制样时间, 提高了样品制备效率,                               复产彰显无人值守优势[ J ] . 理化检验( 物理分册),
            在大型生产企业中逐步获得认可。但自动化制样也                                  2020 , 56 ( 6 ): 1-5.
                                                                [ 2 ]  金再柯, 乐金涛, 等. 钢铁企业成品性能检测流程自动
            有其不足之处, 如磨抛机还不能进行自动换盘、 换砂
                                                                    化建设工作思考与探索[ J ] . 理化检验( 物理分册),
            纸或换抛光布等步骤,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动制
                                                                    2018 , 54 ( 12 ): 857-862.
            样的便捷性, 需要以后不断改进。
                                                                [ 3 ]  卫志清, 李生志, 王成, 等. 国产自动化制样技术在金
            3 结束语                                                   相制样中的应用[ J ] . 理化检验( 物理分册), 2020 , 56
                                                                    ( 12 ): 5-10.

                 ( 1 )金属材料微观检测分析离不开金相检验,




                                                                                                          
            ( 上接第7页)

            金属夹杂物的产生。而对于金相分析工作者来说,                                  2002.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如何利用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精密仪                             [ 2 ]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

            器设备准确分析判断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 成分、                                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 / T10561-
            来源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可为炼钢连铸改进工艺                                 2005.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 3 ]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提高钢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GB / T13298-2015.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5.
            参考文献:                                               [ 4 ]  李代钟.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M ] .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983.
             [ 1 ]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测定钢
                                                                [ 5 ]  蔡开科. 连续铸钢[ 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和其它金属中金相组织、 夹杂物含量和级别的标准试
                                                                [ 6 ]  卢盛意. 连铸坯质量[ M ]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验方法 第1部分: 钢和其它金属中夹杂物或第二相

                                                                    1994.

                  组织含量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 GB / T18876.1 —











                                                                                                         1 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