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三期
P. 35

蔺卫平,等:X80钢管环焊缝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表2  焊接接头的夏比冲击试验结果                                           J
                                                                                       冲击吸收能量
                         取样位置                焊接位置            缺口位置
                                                                                  单个值               平均值
                                                               焊缝               193,172,181          182
                                 C0            平焊
                                                             热影响区               194,323,323          280
                                                               焊缝               160,156,175          164
                  内表面            C3            立焊
                                                             热影响区               205,209,230          215
                                                               焊缝               179,184,174          179
                                 C6            仰焊
                                                             热影响区               236,237,255          243
                                                               焊缝               171,160,174          168
                                 C0            平焊
                                                             热影响区               211,213,227          217
                                                               焊缝               163,157,157          159
                  外表面            C3            立焊
                                                             热影响区               200,203,197          200
                                                               焊缝               193,177,194          188
                                 C6            仰焊
                                                             热影响区               220,212,246          226

              影响区的韧性更好。平焊位、立焊位和仰焊位焊缝                                       表3  焊接接头的维氏硬度测试结果              HV10
              的冲击吸收能量低于热影响区。                                             位置                单个值          平均值
              2.2.3  硬度                                                        母材      231,235,244,235   236
                  焊接接头的维氏硬度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由                                         焊缝      248,246,234,239   242
                                                                  H3(立焊位)
              表3可知: 立焊位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平均硬度高于仰                                                 242,229,228,231,
                                                                             热影响区                        235
              焊位。立焊位焊缝的硬度比热影响区高,仰焊位焊                                                   239,225,249,238
              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基本相同。                                                   母材      235,238,248,236   239
              2.2.4  CTOD试验                                                    焊缝      227,245,215,223   228
                                                                  H6(仰焊位)
                  焊接接头的CTOD试验结果如表 4 所 示(按                                              231,230,234,222,
                                                                             热影响区                        229
              GB/T 21143—2014 标准计算的CTOD值为δ m1 ,按                                       221,230,237,224
              ISO 15653—2018《金属材料 焊接的准静态断裂测                     位、立焊位和仰焊位焊缝的CTOD值均低于热影响
              定用试验方法》标准计算的CTOD值为δ m2 , V g 为                    区,这与冲击试验结果一致。在管线钢领域,夏比
              总缺口张开位移, V为缺口张开位移)。由表 4 可                         冲击试验与CTOD试验通常用来测试评价材料的
              知:按 照ISO 15653—2018 计算的CTOD值比按                    韧性。冲击吸收能量与CTOD值越高,材料的韧性
              照GB/T 21143—2014计算的值高 35%左右;平焊                    越好。

                                                   表4  焊接接头的CTOD试验结果
               试样编号    试验温度/℃    厚度/mm    净厚度/mm    宽度/mm      载荷/N      V g /mm  V的塑性分量/mm      δ m1     δ m2
                D0-WM     -10      16.05    16.05     32.10     21 767    1.953      1.607      0.341    0.459
                D0-FL     -10      16.05    16.05     32.10     23 042    3.155      2.790      0.575    0.780
                D3-WM     -10      16.05    16.05     32.10     21 104    1.602      1.253      0.271    0.364
                D3-FL     -10      16.05    16.05     32.10     22 027    2.754      2.391      0.491    0.664
                D6-WM     -10      16.05    16.05     32.05     21 297    1.852      1.500      0.318    0.428
                D6-FL     -10      16.05    16.05     32.05     22 119    2.854      2.488      0.511    0.692

                  CTOD试样断口宏观形貌如图6所示。由图6                         3  结论
              可知:断口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黑色的机械加工缺                               (1)平焊位,立焊位和仰焊位焊接接头均无气
              口、灰色的预制疲劳裂纹区、较深色的裂纹扩展区和                           孔、夹渣、未熔合等焊接缺陷。母材组织由粒状贝氏
              压断区。                                              体组成,焊缝组织由晶内成核针状铁素体加少量的
                                                                                                           2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