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十期
P. 60
王思琴,等:热轧加热时间对1.8%Si无取向硅钢电磁性能和夹杂物的影响
图 3 热轧板显微组织形貌
2
图 4 1, 号试样成品显微组织形貌
试样热卷纤维组织遗传到了成品上,在成品组织上 1,2号试样的夹杂物种类分布及其数量和占比
表现为晶粒组织不均匀、晶粒尺寸细小、晶界增多、 如图6和表3所示。1号试样的夹杂物以氮化物为主,
晶界处点阵崎变、晶粒缺陷(如空位和位错)增多、 内 占比为73%,主要为AlN夹杂,硫化物占比为21%,
应力增大,磁化过程中畴壁在晶界处移动需要更多 为CaS-Al 2 O 3 、CaS、AlN-CaS等复合夹杂;2号试样的
的能量,消除应力退火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使细小 夹杂物以氮化物、硫化物为主,氮化物占比为54%,
晶粒长大,但让原本粗大的晶粒更加粗大,增大了晶 主要为AlN、AlN-CaO-Al 2 O 3 等夹杂,硫化物占比为
[8]
粒的不均匀性,最终导致铁损劣化 。 40%,为CaS-Al 2 O 3 、CaS、AlN-CaS等复合夹杂。
2.2 夹杂物分析结果 1,2号试样夹杂物典型SEM形貌如图7所示。
图 5 为 1,2 号试样的夹杂物数量和尺寸分布。 由图7可知:1号试样的AlN和CaS为形状不规则的
由图5可知:1号试样中每40 mm 的夹杂物数量为 细小夹杂,而 2 号试样的AlN尺寸相对较大,CaS-
2
9 425 个,大部分颗粒尺寸均小于1 μm,占比为80%; Al 2 O 3 为近似球形的符合夹杂,尺寸较大,不容易钉
2 号试样中每 40 mm 的夹杂物数量为 3 767 个,大 扎在晶界。
2
部分颗粒尺寸主要为1~2 μm,占比为44%,尺寸小 研究 表明,钢中与磁畴壁厚度相当的亚微米
[9]
于1 μm的颗粒占比为33%。1号试样的夹杂物数量 级夹杂物/析出物对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特别有害。
是2号试样的2.5倍,1号试样中主要存在尺寸小于 尺寸与畴壁厚度(约100~200 nm)相近的微细析出
1 μm的细小夹杂物。 物对晶粒长大和磁化过程中畴壁移动的钉扎作用最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