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九期
P. 89

彭 霜,等:导向臂疲劳寿命试验断裂原因


              改善表面状态,打断加工刀痕,另一方面生成压应                            原因。导向臂表面未形成有效的喷丸强化层,影响
              力,实现表面强化,从而使疲劳裂纹萌生位置迁移                            了导向臂的疲劳强度,促进了导向臂发生断裂。
              到亚表面,延长零件的疲劳寿命 。但该断裂导向                                 建议加强导向臂热处理过程中的气氛控制,控
                                            [9]
              臂的断口起源于表面,而非亚表面,近表面组织存                            制零件表面的氧化与脱碳,可通过吹砂将少量脱碳
              在脱碳,且表面硬度整体较低,未见到表面喷丸硬                            层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去除,实际使用状态表面最好
              化层,说明本次试验的导向臂表面并未形成有效                             无脱碳层。控制导向臂表面喷丸强化工艺,确保表
              强化层,零件侧面可见完整的氧化脱碳,说明喷丸                            面喷丸全覆盖,实现表面强化。
              未能完全覆盖导向臂。一般情况下,喷丸层的有
                                                                参考文献:
              效深度约为0.1~0.4 mm,而零件表面存在深度为
              0.14~0.37 mm 的脱碳层,导致零件不能有效生成                        [1]  李曜,姚铁华,许海龙,等.空气悬架导向臂疲劳断裂
              喷丸强化层。说明需要控制脱碳层深度,才可能实                                 失效分析[J].特钢技术,2021,27(3):46-48.
              现有效喷丸强化。                                            [2]  焦力隆,侯现军,李绍杰,等.铁路机车用52CrMoV4
                                                                     弹簧失效分析[J].河北冶金,2013(5):64-66.
                  从整个断口起源来看,源区分布不对称,断口
                                                                  [3]  杨奇军,杨庚朝,刘建,等.52CrMoV4弹簧扁钢连铸坯
              左侧端面处存在 1 处独立起始的疲劳区,右侧端
                                                                     内部裂纹产生机理及预防[J].连铸,2023,48(1):41-46.
              面处均为瞬断区,未见独立起源于右侧下表面的                               [4]  夏彪,王磊.某汽车前桥横置板簧断裂原因分析[J].
              疲劳区,形成该断口的原因有:导向臂成形后因局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55(7):512-514.
              部存在车削加工,一侧加工量较大,另一侧加工量                              [5]  丁礼权,丁文胜,董水要,等.SUP10 汽车钢板弹簧
              较小,两侧在结构上对称性略差,导致在试验过程                                 早期断裂失效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8,
              中出现偏载或扭转载荷;导向臂下表面因喷丸处                                  54(12):924-927.
              理,脱碳层厚度不均,尤其是转角位置脱碳层较深                              [6]  崔延,张青绒,霍登平,等.高碳铬不锈钢 440C淬火
                                                                     过程晶间氧化与增脱碳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8,
             (370 μm) ,导致局部硬度偏低,抗疲劳能力较弱,
                                                                     47(12):195-197.
              易于在深度大的脱碳区率先开裂,引起受力不均
                                                                  [7]  安丽乔, 刘玉宝,刘德义,等.脱碳深度对60Si2CrVAT
              衡,导致实际加载时出现扭转偏载。                                       弹簧钢疲劳性能的影响[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9,
              3  结论及建议                                               30(3):52-55.
                                                                  [8]  周盛波, 王春祥,郑春云,等.非金属夹杂物、脱碳对弹
                  导向臂发生了疲劳断裂,源区位于导向臂下表                               簧疲劳失效的影响[J].一重技术,2003(3):37-38.
              面,呈多源、线源起始特征,源区未见冶金缺陷与加                             [9]  盖鹏涛,陈福龙,尚建勤,等.喷丸强化对表面完整
              工损伤;导向臂表面存在脱碳层,脱碳层硬度偏低、                                性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16,
              抗疲劳能力下降是导向臂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主要                                 59(20):16-21.





























                                                                                                           7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