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七期
P. 26

王学朋, 等: 不同基体材料阀门表面等离子堆焊 Co106F粉末


            平整等特点      [ 10 ] 。堆焊材料为 Co106F 钴基合金, 其            表面的油污, 然后在表面等离子堆焊 Co106F 粉末,
            中加入了 Cr 、 W 、 C等元素, 故钴基合金堆焊层具有                     得到堆焊二层试样。选用的 304 不锈钢、 F51 双相
            耐磨性能较好、 热态组织稳定、 硬度均匀、 抗氧化性                         不锈钢、 A105碳钢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 1 所
            好等优点     [ 11-12 ] 。                               示, 选用的 Co106F粉末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
                 笔者分别在基体材料为 304 不锈钢、 F51 双相                    所示, 等离子堆焊的工艺参数如表3所示。
            不锈钢、 A105碳钢的阀体表面上等离子二层堆焊了                         1.2 试验方法
            Co106F粉末, 然后对试样进行一系列理化检验, 研                            使用线切割机将堆焊后的试样切割成块状, 尺


            究结果可为提高阀门的表面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寸为30mm×15mm ( 长度 × 宽度)。将试样进行
                                                               打磨、 抛光、 腐蚀处理, 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
            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样的显微组织形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
            1.1 试样制备                                           及能谱仪对试样进行线扫描分析, 研究试样的元素
                 对基体材料为 304 不锈钢、 F51 双相不锈钢、                    分布情况。利用维氏硬度仪测试试样的硬度分布
            A105碳钢的阀门表面进行打磨, 使用丙酮清洗阀门                          情况。
                                      表1 304不锈钢、 F51双相不锈钢、 A105碳钢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质量分数
                材料
                           C        Cr        Ni       Mn        S         P        Si       Mo        Fe
             304不锈钢      ≤0.08    18~20     8~10      ≤2.00     ≤0.03    ≤0.045    ≤1.00      -       余量
            F51双相不锈钢     ≤0.03    22~23    4.5~5.5    ≤2.0      ≤0.02    ≤0.03     ≤1.0    2.5~3.5    余量
              A105碳钢     ≤0.35     ≤0.30    ≤0.40   0.60~1.05   ≤0.04    ≤0.035  0.10~0.35  ≤0.12     余量

                                               表2 Co106F粉末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质量分数
               材料
                        C       Cr      Ni      Mn      Si      Fe      Mo      W       S       P       Co
            Co106F粉末 0.9~1.4 26.0~32.0  ≤3.0   ≤1.0    ≤2.0    ≤3.0    ≤1.0   3.0~6.0  ≤0.03   ≤0.03   余量

                                                   表3 等离子堆焊工艺参数
               堆焊       焊接      焊接     转盘速率 /      送粉速率 /        摆动        离子气流量 /    送粉气流量 /     保护气流量 /
               层数      电流 / A  电压 / V  ( r · min )  ( r · min )  宽度 / mm   ( L · h )   ( L · h )   ( L · h )
                                             -1
                                                         -1
                                                                                                        -1
                                                                                            -1
                                                                                -1
               一层       130     24        4           5           8           3           3           9
               二层       130     24        2           5           8           3           3           9
                                                               钢堆焊后试样的组织为取向不同的柱状树枝晶+分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布不均的胞状晶; 在堆焊一层和二层的交界处, 3种
            2.1 金相检验                                           基体材料堆焊后试样的组织均发生明显变化, 组织
                 基体材料分别为304不锈钢、 F51双相不锈钢、                      变为粗大的柱状树枝晶+胞状晶; 在堆焊二层处, 3
            A105碳钢的阀门表面堆焊后试样的低倍显微组织                            种基体材料堆焊后试样的组织尺寸变得细小, 组织
            形貌分别如图1~3所示。由图1~3可知: 3种基                           为细小的等轴晶; 在堆焊二层的表面处, 3种基体材
            体材料堆焊后试样的堆焊层与基体之间有一条比较                             料堆焊后试样的组织均为不规则细小树枝晶。

            规则的、 无特征结构的“ 白亮带” 过渡层, 即熔合区,                           基体材料分别为304不锈钢、 F51双相不锈钢、
            该区域呈规则的平面晶特征, 熔化的粉末和部分熔                            A105碳钢的阀门表面堆焊后试样的高倍显微组织
            化的母材相互扩散, 使堆焊层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                            形貌分别如图4~6所示。由图4~6可知: 3种基
            冶金结合; 在堆焊一层处, 基体材料分别为304不锈                         体材料堆焊后试样的熔合线平直, 但在熔合区存在
            钢、 F51双相不锈钢堆焊后试样的组织主要为细长                           气孔、 裂纹等缺陷; 靠近熔合线附近, 3 种基体材料
            柱状树枝晶+均匀分布的胞状晶, 其垂直于熔合线                            堆焊后试样的组织均为平面晶; 在堆焊一层处, 3种
            并沿堆焊层的高度方向生长, 基体材料为 A105 碳                         基体材料堆焊后试样的组织主要为柱状树枝晶+胞
             1 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