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年第五期
P. 83

张瑞锋, 等: 304 不锈钢弯头开裂失效分析


            向观察, 裂纹最长已经延伸至距内表面 2mm 处, 呈
            树枝状分布, 宏观形貌见图 3 , 弯管内弯处残留大量
            的呈河流状的白色腐蚀产物.















                            图 1  弯头宏观形貌
                      Fi g 敭1 Macromor p holo gy oftheelbow





                                                                               图 4  裂纹微观形貌
                                                                         Fi g 敭4 Micromor p holo gy ofcracks
                                                                          a   thecrackhead b   thecracktail




                         图 2  弯头端部裂纹宏观形貌
                  Fi g 敭2 Macromor p holo gy ofcracksattheelbowend







                                                                         图 5  距焊缝 25mm 处裂纹微观形貌
                                                                Fi g 敭5 Micromor p holo gy ofcracksat25mmfromtheweldseam




                           图 3  裂纹扩展宏观形貌
                   Fi g 敭3 Macromor p holo gy ofcracks p ro p a g ation
            1.2  金相检验
                 沿壁厚方向制备金相试样, 观察发现裂纹与外
            表面垂直, 裂纹口部较宽, 尾部较细, 向基体内部延
            伸扩展, 呈曲折走向, 裂纹两侧及裂纹附近未发现其
            他冶金缺陷, 见图 4 ; 距离焊缝 25 mm 区域发现细                               图 6  距焊缝 30mm 处裂纹微观形貌
            小的裂纹, 在试样中心发现密集分布的微裂纹及孔                             Fi g 敭6 Micromor p holo gy ofcracksat30mmfromtheweldseam
            洞, 见图 5 , 在距焊缝 30 mm 处切取金相试样也发                     体, 并伴有较多滑移线, 晶粒度为 3~4 级, 见图 9 ; 腐
            现轻微的沿晶裂纹, 见图 6 .                                   蚀后的其他微裂纹也呈沿晶扩展; 焊缝区、 熔合线、 热
                 试样经10% ( 体积分数) 草酸水溶液电解浸蚀后                     影响区未发现影响裂纹形成的焊接缺陷, 见图10 .
            观察, 最宽的裂纹两侧晶粒已经完全腐蚀脱落, 其余                         1.3  扫描电镜分析
            裂纹两侧晶粒有部分脱落, 且裂纹呈沿晶走向, 腐蚀                              在弯头裂纹处取样, 沿裂纹打断后进行观察, 可
            程度逐渐变轻, 见图 7 和图 8 ; 基体显微组织为奥氏                      见断裂面覆盖一层红色的腐蚀产物, 怀疑为铁的氧
             3 5 2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