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第八期
P. 96
刘广兴, 等: 锅炉水冷壁内螺纹管泄漏原因分析
图 2 泄漏管向火侧的横向裂纹形貌
Fi g 敭2 Mor p holo gy oftransversalcracksonthefireGfacin g sideoftheleaka g etube
和图 2 可见: 管子向火侧外壁存在大量平行的裂纹, 成分的技术要求.
且裂纹方向与管子轴向垂直, 并由外壁向内壁扩展, 1.3 力学性能试验
具有热疲劳裂纹的形貌特征; 管子向火侧外壁覆盖 在 15CrMoG 钢泄漏管段的背火侧取样, 依据
着较厚的黑色结焦状产物. GB / T228.1-2010 进行室温拉伸试验, 拉伸试样为
1.2 化学成分分析 圆棒状试样.按 GB / T8170-2008 对拉伸试验数
采用 QSNG750 直 读 光 谱 仪 对 15CrMoG 钢 泄 据进行数值修约, 结果如表 2 所示, 可见管子经长期
漏管段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由表 1 可见, 该管段的 运行后, 其 背 火 侧 的 力 学 性 能 仍 符 合 GB5310-
各元素含量均符合 GB5310-2008 对 15CrMoG 钢 2008 技术要求.
表 1 15CrMoG 钢泄漏管段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Tab敭1 Chemicalcom p ositionanal y sisresultsofthe15CrMoGsteelleaka g etube massfraction %
项目 C Si Mn P S Cr Ni Mo V Cu
实测值 0.13 0.22 0.58 0.008 0.004 0.89 0.04 0.42 0.005 0.04
标准值 0.12~0.18 0.17~0.37 0.40~0.70 ≤0.025 ≤0.015 0.80~1.10 ≤0.30 0.40~0.55 ≤0.08 ≤0.20
表 2 15CrMoG 钢泄漏管段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Tab敭2 Mechanical p ro p ert y testresultsofthe15CrMoGsteelleaka g etube
项目 屈服强度 R p 0.2 / MPa 抗拉强度 Rm / MPa 断后伸长率 A / % 向火侧硬度 / HBW 背火侧硬度 / HBW
实测值 350 480 24.0 151 153
标准值 ≥295 440~640 ≥21 - -
1.4 金相检验 纹, 在裂纹区域内存在氧化腐蚀产物, 部分裂纹端部
在泄漏管段的向火侧和背火侧分别切取金相试 呈圆钝状, 部分裂纹端部呈尖锐扩展状, 裂纹扩展形
样( 取样位置为图 2 中 1 号位置和 2 号位置), 试样 式均为穿晶扩展.对试样纵剖面裂纹内氧化物的成
经过磨制、 抛光处理后, 用 4% ( 体积分数) 硝酸酒精 分进行能谱分析, 结果见图 6 , 可见裂纹两侧的氧化
溶液进行化学侵蚀,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显微组 区域以氧和铁两种元素为主, 硫元素的含量也较高.
织形貌.由图 3 可见, 管子向火侧和背火侧的显微 同时在向火侧表层灰分结焦中亦发现有较高含量的
组织均为铁素体 + 珠光体, 在向火侧未发现有珠光 硫元素.
体球化现 象, 显 微 组 织 检 验 结 果 满 足 GB5310-
2 分析与讨论
2008 技术要求.从图 3 可以看出, 在向火侧发现有
穿晶裂纹由外壁向内壁扩展, 而背火侧处未发现有 由上述理化检验结果可知, 泄漏水冷壁内螺纹
裂纹存在.图 4 为向火侧切取的金相试样的宏观形 管在长期 服 役 后, 其 理 化 性 能 仍 满 足 GB5310-
貌, 可见试样外表面有长度不等的细小裂纹, 从纵剖 2008 技术要求, 且管子向火侧的显微组织为正常的
面可见裂纹已由外表面向内部扩展. 铁素体 + 珠光体形态, 未发现珠光体球化现象, 其与
1.5 扫描电镜分析 背火侧的显微组织形态基本一致, 说明在运行过程
为了更好地观察管子的裂纹形貌特征, 对图 2 中管壁温度处于正常温度范围, 并未发生超温现象,
中 1 号位置的金相试样进行扫描电镜( SEM ) 分析. 且裂纹的产生与管材本身质量无关.
由图 5 可见, 在向火侧存在大量的横向裂纹, 其裂纹 由宏观检验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可知, 管子向
形态呈楔形; 裂纹由外壁向内壁扩展, 并伴有二次裂 火侧外壁存在大量细小的平行裂纹, 裂纹扩展形式
6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