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第八期
P. 74
孙宝瑞, 等: 关节轴承衬垫摩擦性能试验机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包括衬垫摩擦力 F 1 以及摩擦载体与自润滑轴承的
摩擦力 f 2 其中 f 2 与导轨副摩擦力 f 3 有关, 而导
,
轨副摩擦力 f 3 又与衬垫摩擦力 F 1 有关, 因此正向
加载力与衬垫磨损量相互影响, 关系复杂.下面建
立关节轴承衬垫摩擦性能试验机数学模型, 对其进
行运动学理论分析, 确定正向加载力与衬垫摩擦力
之间的关系.
以摩擦载体在工作台投影的中心为坐标原点,
图 5 x 向和 y 向受力示意图
水平方向为x 轴, 垂直方向为 y 轴, 摩擦载体的轴 Fi g 敭5 Schematicdia g ramofxand yforce
线为z 轴, 建立坐标系, 如图 5 和图 6 所示, 其中l 1
为滑块 x 方向的间距, l 2 为滑块 y 方向的间距, l 3
,
为滑块 x 方 向 的 中 心 面 与 坐 标 原 点 的 距 离, P 1
P 2 P 3 P 4 分别为 4 个滑块承受的压力, 设自润滑
, ,
轴承外圈与内圈的摩擦因数为 μ 1 导轨副的摩擦因
,
,
数为 μ 2 则有
( ) ( 1 )
F n1 =F n - μ 1 F 1 +m1
式中: m1 为右加载板及其上各零件质量总和.
根据导轨副计算公式得到 4 个滑块承受的压力
分别为 图 6 z 向受力示意图
2F 1 2F 1 l 3 F 1 F 1 l 3 Fi g 敭6 Schematicdia g ramof zforce
P 1 =P 3 = + = + ( 2 )
4 2l 1 2 l 1 值随着摩擦载体运动加速度的变化作同向变化; 衬
2F 1 2F 1 l 3 F 1 F 1 l 3 ( 3 ) 垫正向加载力小于正向加载传感器测量值, 当正向
P 2 =P 4 = - = -
4 2 l 1 2 l 1
加载作动器输出力固定时, 衬垫所受的正向加载力
则导轨副的摩擦力为
随着往复运动传感器测量值和摩擦载体运动加速度
( )
f 3 = μ 2 P 1 +P 2 +P 3 +P 4 +m2 的变化而实时变化.
( 4 )
= 2 μ 2 F 1 + μ 2 m2
式中: m2 为滑块上各零件质量总和. 3 运动学仿真分析
由于导轨副摩擦力的存在, 导致摩擦载体与自 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 Recurd y n 对关节轴承衬
,
润滑轴承产生摩擦力 f 2 则有 垫摩擦性能试验机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 讨论随着
( 5 ) 往复摩擦作动器的运动, 衬垫摩擦力、 往复运动传感
f 2 = μ 1 f 3 = 2 μ 1 μ 2 F 1 + μ 1 μ 2 m2
根据图 6 建立力平衡方程如下 器测量值和正向加载传感器测量值的变化.
Fm -2 F 1 -f 2 =m3 a ( 6 ) 3.1 仿真设置
式中: Fm 为往复运动传感器测量值; m3 为摩擦载 仿真模型如图 7 所示, 按照各零部件间的运动
体及其上各零件质量总和; a 为摩擦载体加速度. 关系施加运动副, 设置导轨副摩擦因数为 0.003 , 自
整理得单个衬垫与摩擦载体的摩擦力为 润滑轴承外圈与内圈的摩擦因数为 0.2 , 推力关节
μ 1 μ 2 m2 +m3 a 轴承内外圈面接触摩擦因数为 0.1 , 衬垫与摩擦载
Fm
F 1 = - ( 7 )
2+2 μ 1 μ 2 2+2 μ 1 μ 2 体摩擦因数为 0.08 .正向加载作动器输出载荷为
将式( 6 ) 带入式( 1 ) 得 120kN , 如图 8 所示; 往复摩擦作动器按照正弦波
2
μ 1 μ 2 m2 + μ 1 m3 a 运动, 振幅 50mm , 频率分别为 3.2 , 10 Hz , 两种频
μ 1 Fm
F n1 =F n - + - μ 1 m1
率往复运动加载曲线如图 9 和图 10 所示, 对其进行
2+2 μ 1 μ 2 2+2 μ 1 μ 2
( 8 ) 仿真分析.
式( 7 ) 和式( 8 ) 分别为衬垫摩擦力和施加到衬垫 3.2 结果分析
上的正压力, 衬垫摩擦力小于往复运动传感器测量 ( 1 ) 10Hz运动加载
值, 当衬垫摩擦力为固定值时, 往复运动传感器测量 保持正向加载传感器 120kN 加载力, 往复摩
5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