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五期
P. 44
雷 娜,等:SC700D钢的静态和动态CCT曲线
小冷却速率冷却时转变成粗大铁素体和珠光体,在
较大冷却速率冷却时转变成细小铁素体和贝氏体。
(3)与SC700D高强钢的静态CCT曲线比较,动
态CCT曲线中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区均向右上方移
动,铁素体和珠光体起始相变温度升高,相变结束温
度降低,说明塑性变形促进了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
同时,动态相变细化了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晶粒尺寸。
(4)与SC700D高强钢的静态CCT曲线比较,
其动态CCT曲线中贝氏体相变起始温度升高,出现
贝氏体的冷却速率范围增大,说明微合金元素的析
图 10 SC700D 钢的动态 CCT 曲线 出为贝氏体相变提供了形核点,促进了贝氏体相变。
对照图6与图10,可以看出相比于静态CCT曲 (5)对于相同冷却速率下的动态和静态CCT试
线,动态CCT曲线中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区均向右 验,动态CCT试验中,同种类型组织的显微硬度相
上方移动,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开始相变温度升高, 对较高,这与塑性变形引发的位错密度增大有关。
相变结束温度降低,这是因为外力作用使组织中的 参考文献:
晶粒发生变形,增大了过冷奥氏体的强度和位错密
[8]
度 ;此外,塑性变形促进了C原子和Fe原子的扩散 [1] 宋思颖,田俊羽,樊雷,等.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Q460
与晶格重组,也有利于微合金元素的碳氮化物析出 的动态和静态CCT曲线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形变诱导析出) [9-10] ,在增添形核点的同时,固溶在 2021,44(6):406-414.
基体中的C元素和合金元素含量减少,奥氏体稳定 [2] 杨阳.基于DEFORM二次开发的38MnVS6非调质钢
锻造过程微观组织演化模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性下降。因而可知,塑性变形促进了SC700D高强
2015.
钢中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相变,使铁素体和珠光体开
[3] 崔忠圻.金属学与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始相变温度升高。
2010.
随着冷却速率的进一步增大,基体中的原子扩 [4] 廉晓洁,成生伟,周杰,等.20Cr1Mo1V钢CCT曲线
散速率下降,但变形过程产生的缺陷(大部分位于晶 的测定与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4,43(20):28-30.
界)仍具有较高的变形储存能,缺陷位置易成为相变 [5] 夏新蕊,黄斌斌.高铬锻钢轧辊CCT曲线的测定及
发生位置,因此,获得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冷却速率范 其结果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8,54(12):
围增大。类似地,动态CCT曲线中贝氏体和铁素体 897-899.
相变区、贝氏体相变区均向右上方移动,贝氏体相变 [6] 史学星,鞠新华,王蕾,等.DH36高强度船板钢的动
开始温度升高,贝氏体相变结束温度降低,贝氏体相 态CCT曲线[J].机械工程材料,2013,37(1):18-20.
[7] 王幸,李红英,汤伟,等.一种高强度钢的CCT曲线
变区域扩大。
的测定与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
3 结论 52(4):1090-1098.
[8] 郭俊锋,周旭东,秦炳雪.DP980 双相钢CCT曲线的
(1)由静态淬火试验和动态压缩相变试验、金相
测定与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6,45(10):103-105.
检验、硬度试验得到SC700D高强钢的静态和动态
[9] 王有铭,李曼云,韦光.钢材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M].
CCT曲线,为SC700D高强钢的控轧控冷工艺提供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了依据。 [10] 黄海冰,白秉哲,冯勇,等.铌、钛微合金化仿晶界型铁
(2)采用切线法测得SC700D高强钢加热时的 素体/粒状贝氏体复相钢的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研
临界点A c1 =779 ℃, A c3 =941 ℃。过冷奥氏体在较 究[J].金属热处理,2006,31(增刊1):124-129.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