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八期
P. 43

沈 勇,等: Zr 61 Ti 2 Cu 25 Al 12 非晶态合金在四点弯曲加载模式下的弯曲弹性极限


                                                                下跨距的24.5%,进一步表明ZT1合金在弯曲载荷
                                                                模式下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2.2  初步循环加载-卸载试验
                                                                     准备2个待测试样, 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试样。
                                                                由于实际尺寸与名义尺寸略有差异,1号试样预期
                                                                残余挠度δ p0.01 为5.91 μm。为避免多次加载错过捕
                                                                获真实塑性变形的起始应力,可将ZT1合金的拉伸
                                                                屈服应力(σ y =1 600 MPa)作为估计弯曲弹性极限
                                                                σ p ,对1号试样进行初步循环加载-卸载试验,最大
                  图 3 ZT1 合金四点弯曲试样单调加载的载荷-挠度曲线
                                                                载荷分别相当于约70%,80%,90%,100%,110%
              呈线弹性,对应于试样的弹性形变。选取中间部分
                                                                的σ y ,共5轮。图4a)所示为1号弯曲试样全部5轮
              直线段的载荷增量和相应的挠度增量,利用式(14)
                                                                循环加载-卸载试验的载荷-跨中挠度曲线,图4b)、
              计算弯曲弹性模量为89.0 GPa,比由共振超声法测
                                                                4c)、4d)分别对应第1,3,5轮循环在预载荷P 0 附近
              得的弹性模量(82.8 GPa)高约 7.5%。用式(11)、
             (15)计算A点对应最外表层的弯曲应力、应变分别                           的载荷-跨中挠度曲线。由图4可知:每一轮循环的
              为2 100 MPa和2.4%,可作为表观屈服应力和表观                      载荷-跨中挠度曲线均形成滞后回线,在卸载时随
              最大弹性应变。                                           着载荷趋近P 0 ,滞后回线在挠度上的间隔逐渐减小。
                  Ⅱ阶段:曲线从A点开始偏离线弹性,外加载荷                         最后一轮循环在P 0 处的回线挠度间隔明显大于第1
              增加缓慢,表明试样已开始发生塑性形变。外加载                            轮,表明在该轮循环的最大应力作用下,试样最外表
              荷在B点达到峰值983 N,压下挠度达到2.5 mm, A-B                   层有可能发生了真实的塑性变形。另外,用式(12)
              点的载荷增量为333 N。                                     计算得出加载段弯曲弹性模量为(83.8±1.4) GPa,
                  Ⅲ阶段:从B点到C点,外加载荷逐渐减小,但                         更接近共振超声法测得的弹性模量(82.8 GPa),
              试样并未发生失稳断裂,但试样已经发生明显的塑                            仅略高 1.2%,表明采用LVDT测量跨中挠度更为
              性变形。C点对应的加载点挠度为4.9 mm,相当于                         精准。






































                                               图 4 1 号弯曲试样的循环加载-卸载试验曲线
                                                                                                           2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