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七期
P. 27

王晓东,等:影响全自动夹杂物分析系统识别效果的因素


                  图像中的最小像素尺寸由放大倍数和图像分辨                          描时被遗漏的问题,因此在设定时需要进行综合考
              率共同决定,当像素尺寸较小时,试样会被密集扫                            虑。不同像素尺寸的夹杂物识别效果如图2所示, 图
              描,提高了对试样中夹杂物的检测能力,但会延长                            中虚线框为单个像素点,点为单个束斑,圆形为夹杂
              SEM图像的抓取和识别时间。当像素尺寸较大时,                           物。当识别夹杂物为球形时,夹杂物识别概率F的
              扫描效率提高,但会存在因夹杂物过小而导致在扫                            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图 2  不同像素尺寸的夹杂物识别效果示意
                                      xz
                             Fx    π*( + ) 2            (1)     的识别准确度。对帘线钢试样同一区域进行采集,
                              ( )=
                                       y 2                      设置基体 Fe 的灰度为 200,参比 Al 的灰度为 60,
              式中:x为球形夹杂物半径;y为单个像素点边长;z                          不同阈值下夹杂物的统计结果如表 2 所示。由表 2
              为扫描电镜束斑半径。                                        可知:当夹杂物判定阈值为 0~160 时 (试样编号为
                  可根据测试所需的最小尺寸夹杂物计算像素点                          STD),检出的夹杂物数量为 1 977 个;扩大夹杂物
              边长,当F≥1时即可保证所有夹杂物均被识别。束                           判定阈值为 0~170(试样编号为 Con-60-200-170)
              斑半径相比于像素点边长非常小,通常可忽略。因                            时,检出的夹杂物数量为2 076个,说明阈值过窄会
              此,当检测尺寸大于1 μm时,夹杂物所需最小像素                          导致检测时遗漏部分夹杂物;进一步提高判定阈值
              边长为0.886 μm,对应放大倍数和图像分辨率分别                        至 180(试样编号为 Con-60-200-180),检出的夹杂
              为221倍和512像素×512像素。                                物数量与阈值为0~170时类似,但测试时间大大延
              2.2  灰度和阈值设置对夹杂物统计分析结果的                           长,归因于部分噪点会被误判为备选夹杂物,需要
              影响                                                额外的识别时间;缩小判定阈值为 0~150(试样编
                  灰度和阈值设置决定了系统对图像中夹杂物                           号为Con-60-200-150),识别能力下降,检出的夹杂
              的划分,设置合适的灰度和阈值有利于提高夹杂物                            物数量减少。

                                              表2  不同阈值下帘线钢试样中夹杂物统计结果
                   试样编号           总数/个         阈值与参比灰度差          阈值与基体灰度差           灰度差异比          检测时间/min
                     STD           1 977            100                40              2.5             43
                 Con-60-200-150    1 762            90                 50              1.8             35
                 Con-60-200-170    2 076            110                30              3.7             45
                 Con-60-200-180    2 090            120                20              6.0             68
                  当设置夹杂物判定阈值为0~170时,不同基体-                       杂物的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当基体-

              参比灰度下夹杂物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                            参比灰度为180-40,判定阈值为0~150(试样编号为
              可知:当基体-参比灰度为190-60(试样编号为Con-                      Con-40-180-150)时,或是当基体-参比灰度为 210-
              60-190-170)时,检出的夹杂物数量与试样Con-60-                   50,判定阈值为 175(试样编号为Con-50-210-175)
              200-170相同,而当基体-参比灰度为200-80(试样编                    时,两试样得到的统计结果与试样Con-60-200-170、
              号为Con-80-200-170)时,检出的夹杂物数量较少。                    Con-60-200-180均相同。
                  协同改变基体-参比灰度和夹杂物检出阈值,夹                              由此可知,当改变基体 - 参比灰度时,夹杂物
                                                                                                           15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