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七期
P. 29

王晓东,等:影响全自动夹杂物分析系统识别效果的因素















                                                图 4  无保护区视场和设置保护区视场示意
                  表5  不同保护区设置下帘线钢钢水样中夹杂物统计结果                     统中不同设定方法进行调整。

                试样编号      保护区尺寸/μm      总数/个     检测时间/min
                                                                 3  结论
                 Safe-0        0         2 090       40
                                                                    (1)计算夹杂物被检测概率,可以得到合适的图
                 Safe-10      25         2 082       44
                                                                 像采集放大倍数和分辨率,当检测尺寸大于1 μm时,
                 Safe-20      50         2 074       46
                                                                 选择图像分辨率为512像素×512像素,放大倍数为
                 Safe-30      75         2 078       52
                                                                 221倍, 夹杂物统计的效果最好。
              为0~30%,对应的保护区尺寸为0~75 μm,扫描面                           (2)基体-参比灰度和夹杂物识别阈值设置必须
                         2
              积为 30 mm 。不同保护区设置下易切削钢中夹杂                          匹配,使用Al作为参比时, 控制灰度差异比约为3.7,
              物统计结果如表 6 所示。由表 6 可知:当保护区尺                         选择基体-参比的灰度为200-60,夹杂物识别阈值为
              寸小于37.5 μm时, 夹杂物数量明显变多,因为当保
                                                                 0~170,夹杂物统计的效果最好。
              护区设定过小时,保护区尺寸比夹杂物尺寸小,当
                                                                    (3)试样中夹杂物尺寸比较小时,可不设置保护
              超过保护区尺寸的夹杂物在视域边缘时,不会被保
                                                                 区,夹杂物尺寸较大时最好设置保护区,控制保护区
              护区完全包裹住,而是延伸到下一个视域,导致部
                                                                 尺寸大于最大夹杂物尺寸的1/3,夹杂物统计的效果
              分跨视域大尺寸夹杂物仍被切为两个甚至多个小
                                                                 最好。
              尺寸夹杂物;当保护区尺寸为 37.5 μm 时,夹杂物
              识别数量趋于稳定;进一步增大保护区尺寸,识别                             参考文献:
              到的夹杂物数量几乎无变化,且当保护区尺寸过大
                                                                   [1]  宋丽娜.Ca-Mg处理对X80管线钢夹杂物及性能的影
              时,相应扫描视域面积减小,扫描视域数量增多,导
                                                                      响[J].钢铁研究学报,2023,35(5):578-585.
              致检测时间延长。对比夹杂物尺寸和保护区尺寸,
                                                                   [2]  王奕,李长荣,曾泽芸.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图像/图谱
              发现当保护区尺寸大于最大夹杂物尺寸的 1/3 时,
                                                                      表征技术[J].热加工工艺,2021,50(19):50-53.
              即可将所有尺寸的夹杂物进行无遗漏统计。不同
                                                                   [3]  赖朝彬,赖籽屹,冯小明,等.无取向电工钢WG350
              夹杂物统计系统一般都有类似功能,可根据不同系
                                                                      生产过程中夹杂物的行为与控制[J].钢铁研究学报,
                   表6  不同保护区设置下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统计结果                           2021,33(8):767-774.
               保护区范围/%     保护区尺寸/μm      总数/个     检测时间/min         [4]  王晓晶.37Mn5钢中的大型非金属夹杂物[J].理化检
                                                                      验(物理分册),2023,59(6):41-43.
                   0            0          380        25
                                                                   [5]  翟俊,王伟,郎炜昀.304系不锈钢冶金过程硬质夹杂
                   5           12.5        378        28
                                                                      物形成机理分析[J].钢铁,2023,58(4):39-47.
                   10          25.0        379        29
                                                                   [6]  刘桂江,程丽杰,谷强,等.对非金属夹杂物检验标准
                   15          37.5        368        28
                                                                      GB/T  10561—2005的探讨[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          50.0        367        28
                                                                      2021,57(1):15-18.
                   25          62.5        365        31
                                                                   [7]  张国滨,宁玫,周欣欣.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分析[J].理
                   30          75.0        367        33
                                                                      化检验(物理分册),2021,57(12):1-7.






                                                                                                           17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