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七期
P. 28
王晓东,等:影响全自动夹杂物分析系统识别效果的因素
表3 不同基体-参比灰度下夹杂物的统计结果
试样编号 总数/个 阈值与参比灰度差 阈值与基体灰度差 灰度差异比 检测时间/min
Con-80-200-170 2 011 90 30 3.0 42
Con-60-190-170 2 099 110 20 5.5 61
Con-60-200-170 2 076 110 30 3.7 45
表4 协同改变基体-参比灰度和夹杂物检出阈值后夹杂物的统计结果
试样编号 总数/个 阈值与参比灰度差 阈值与基体灰度差 灰度差异比 检测时间/min
Con-50-220-160 1 688 110 60 1.8 32
Con-40-180-150 2 074 110 30 3.7 46
Con-50-210-175 2 086 125 35 3.6 46
的灰度也会随之变化,只有将灰度及阈值进行协 约为 3.7 时,可以得到最佳的识别效果。过大的灰
同设置,才可得到理想的结果。不同灰度和阈值 度差异比会导致识别时间过长,过小的灰度差异
下夹杂物 SEM 形貌如图 3 所示,夹杂物识别阈值 比会导致部分夹杂物无法被识别。推荐使用基体 -
需要恰好将夹杂物的灰度部分完全包裹,并将基 参比灰度为 200-60,夹杂物阈值为 0~170 的参数
体灰度部分排除在外。由图 3 可知: 当灰度差异比 对夹杂物进行检测。
图 3 不同灰度和阈值下夹杂物 SEM 形貌
除此之外,对于包含重元素(稀土元素、Nb元 据设置保护区比例调整内缩区域尺寸(见图4)。设
素、Sb元素等) 夹杂物的试样,其部分夹杂物的亮度 置保护区的范围越大,内缩尺寸也越大,单视场有效
会高于基体Fe,需要设置两个以上的阈值进行夹杂 区域越小,对应的扫描视域数增大,扫描时间延长。
物识别,传统的灰度与阈值设置通常识别的是平均 对帘线钢试样同一区域进行采集,设置保护区
原子序数低于基体Fe的夹杂物,而对于平均原子序 范围为0,10%,20%,30%,试样编号分别为Safe-
数高于基体Fe的夹杂物,则需要对灰度与阈值进行 0、Safe-10、Safe-20、Safe-30,对应保护区尺寸为
调整,建议将基体Fe和参比Al的灰度减小,避免系 0~75 μm,夹杂物的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
统识别扫描图像的噪点,给重元素夹杂物识别留出 知:保护区设置前后,试样中夹杂物的数量比较稳
空间。 定。因为试样夹杂物尺寸比较小,跨过视场边界可
2.3 保护区设置对夹杂物统计结果的影响 能性较低,保护区的加入对统计的结果影响很小。
为避免夹杂物跨过视场导致重复记录,因此需 易切削钢试样中富含硫化锰等尺寸较大的夹
要设置保护区。将试样扫描的小方格进行内缩,根 杂物,因此必须对其设置保护区。设定保护区范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