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六期
P. 59

高大伟:某电厂锅炉水冷壁管壁厚异常减薄原因


                  水冷壁管横截面宏观形貌如图 2 所示。水
              冷壁管未见明显变形,背火侧壁厚较为均匀,向
              火侧壁厚不均匀,局部减薄非常明显。对水冷壁
              管进行壁厚测量,实测水冷壁管背火侧壁厚约为
              7.6 mm,壁厚正常;向火侧管壁减薄最严重位置
              的壁厚仅为 4.5 mm,减薄量仅有原壁厚的 40%
              左右,不符合 DL/T 438— 2016《火力发电厂金
              属技术监督规程》中“锅炉受热面管壁厚应无明
              显减薄”的要求。对于水冷壁、省煤器、低温段过                                         图 2  水冷壁管横截面宏观形貌
              热器和再热器管,壁厚减薄量应不超过设计壁厚                             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的 30%。                                            试样材料的各元素含量均符合ASME SA-210/SA-
              1.2  化学成分分析                                       210M—2023《锅炉和过热器用无缝中碳钢管子》对
                  在水冷壁管上截取试样,采用直读光谱仪对试                          SA-210C钢的要求。

                                                  表1  水冷壁管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质量分数
                     项目
                                      C              Mn               P               S               Si
                    实测值              0.26            0.82           0.011            0.007           0.22
                    标准值             ≤0.35          0.29~1.06        ≤0.035          ≤0.035          ≥0.10

              1.3  力学性能测试                                       应为水冷壁管母材的氧化腐蚀产物。
                  在水冷壁管背火侧取样,对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2  综合分析
              及硬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水冷壁
                                                                2.1  试验结果分析
              管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及布氏硬度均
              符合ASME SA-210/SA-210M—2023的要求。                         该水冷壁管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均符合

                          表2  水冷壁管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ASME SA-210/SA-210M—2023对SA-210C钢的要
                                                                求。水冷壁管管径无明显变形,向火侧母材显微组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项目                                 硬度/HB       织中珠光体球化级别为2级,组织老化不明显,这说
                          MPa      MPa       /%
                实测值        292      516      32.0     169       明水冷壁管在运行过程中壁温正常,无过热现象。
                标准值       ≥275     ≥485      ≥30     ≤179       水冷壁管向火侧存在不均匀减薄,外径随向火侧壁
                                                                厚减薄量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水冷壁向火侧壁厚减
              1.4  金相检验
                                                                薄为外壁腐蚀所致。水冷壁管外表面附着物坚硬且
                  在水冷壁管上取样,对试样进行金相检验,结果
                                                                易碎,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附着物为铁的氧化物和硫
              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水冷壁管向火侧和背火侧
                                                                化物,从而判断水冷壁管向火侧发生的腐蚀形式为
              的组织形态无明显差异,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
                                                                高温硫腐蚀。
              体,晶粒度为10级, 珠光体形态较为清晰,边界模糊,
                                                                2.2  腐蚀原因分析
              晶界上开始有颗粒状碳化物析出,珠光体球化级别                                 高温腐蚀与煤的种类有很大关系,煤中的硫元
              为2级,球化程度较轻,未发现异常或明显的过热组                           素和硫化物是形成腐蚀的主要原因,而煤的燃烧特
              织,向火侧外表面残留腐蚀附着物,最厚达1.16 mm。                       性又是影响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锅炉水冷壁
              1.5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腐蚀发生在不完全燃烧中形成的一氧化碳还原性气

                  对水冷壁管外壁附着物外表面、中间层、内表面                         氛中,同时有硫化氢存在,使水冷壁管发生硫化物型
              进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如图4~6所示。由                           高温腐蚀     [8-10] 。煤中的黄铁矿是引起硫化物型高温
              图4~6可知:水冷壁管外壁附着物外表面元素种类                           腐蚀的主要原因,其反应机制如下所述。
              较多,含Fe、O、S、Zn、Si、Al、Ca、Mn等元素;附着                        黄铁矿粉末随高温烟气到达水冷壁管附近,在
              物内表面元素种类较少,几乎全部为Fe、O、S元素,                         还原性气氛下黄铁矿粉末受热分解出自由原子硫和
                                                                                                           4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