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十期
P. 52

简添福, 等: 不同成形厚度对奥氏体不锈钢封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8 ]      幅度增加, 至直边段区域急剧增加至最大值; 在直边
            为严重, 对应的直边段壁厚增厚量则相应增大 。
                 为验证上述结果, 对3组封头试件不同区域的                         段区域 的 马 氏 体 相 变 量 却 呈 现 出 一 定 的 差 异,

            组织及性能进行试验分析。                                      8.0mm 厚封头直边段的马氏体相变量为 27.3 , 小

            3 不同成形厚度对组织的影响                                     于4.0mm 和6.0mm 厚封头的马氏体相变量51.0
                                                               和32.2 。
                 根据成形后封头壁厚变化量的试验结果, 仅选                              表2 不同成形厚度对应4个位置的马氏体相变量
            取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位置点研究厚度对组织的影                               厚度 / mm    A 点      B 点     C 点      D 点
            响, 具体为封头顶部中心点( A 点)、 壁厚变化出现                            4.0      0.4      0.7     10.4     51.0
            的拐 点 ( B 点)、 小 曲 率 部 位 ( C 点) 和 直 边 段                  6.0      0.3      1.3     10.7     32.2
            ( D 点)。                                                8.0      0.5      1.0      7.8     27.3
            3.1 马氏体相变量
                α' 相马氏体相变量采用铁素体数( FN ) 进行表                    3.2 金相检验
                                                                   根据 FN 的测量结果, 得出奥氏体不锈钢封头
            征, 通过铁素体测定仪测量 FN 的具体数值。采用
                                                               冷冲压成形后有马氏体存在, 特别是封头直边段最
            铁素体测定仪测量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成形后外表面
                                                               为显著。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对3组不同成形厚度
            的 FN , 进而表征外表面马氏体相变量的大小。表2
                                                               的不锈钢封头直边段及原材料钢板进行金相检验,
            为不同成形厚度对应4个位置的马氏体相变量。
                                                               侵蚀剂选用硝酸+盐酸+甘油混合液( 体积配比为
                 由表2可知: 3 组试件的马氏体相变量中心点

            至直边段出现增加的趋势, 在小曲率部位出现较大                           1∶4∶3 ), 侵蚀时间为30s~5min , 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成形厚度不锈钢封头直边段厚度截面的显微组织形貌
              由图3可知, 原材料钢板显微组织形貌为典型                            艺, 由中心向边缘的金属流动量较少, 直边段切向上
            的等轴奥氏体 + 孪晶。 3 种不同成形厚度封头的                          的金属压缩变形、 挤压量减少, 产生的切向和厚度方
            FN 最大直边段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马氏体相变,                            向上的压应力较小, 最终其形变诱发相变的马氏体
            均为奥氏体+形变诱发相变形成的板条状马氏体组                             相对减少。结果表明, 不同成形厚度的不锈钢封头
            织。但相变马氏体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4.0mm 厚                          成形后, 由中心至边缘区域的组织变化规律与壁厚


            封头相变的板条状马氏体含量最多, 8.0mm 厚封                          基本一致, 冷冲压成形对 8.0mm 厚封头的组织影
            头仍存在完整的奥氏体, 相变形成的板条状马氏体                            响最小。
            也相对最少。 8.0mm 厚封头采用的是二次成形工

             3 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