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七期
P. 47

卢祥丰, 等: 铝合金疲劳极限的测试方法



              将母材和焊接材加工成15mm×6mm ( 长度×                         数据分析方法获得中值疲劳极限, 并使用标准正态
            宽度) 的纵向矩形光滑试样, 试样的结构如图1所示。                         偏量法和单边误差限法估计材料在置信度为95% 、
                                                               可靠度为90%条件下的安全疲劳极限, 比较不同数
                                                               据统计分析方法获得结果的差异。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升降法测试疲劳极限
                                                                   采用升降法测试材料的疲劳极限, 有效试样
                            图1 试样的结构示意                         约为15根    [ 1-2 ] , 在约4 级应力水平下进行试验, 应
            1.2 试验方法                                           力增量为预计疲劳极限的5% , 使第一根试样的应
                 依据 GB / T3075 — 2021 《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              力水平略高于预计疲劳极限; 根据上一根试样的


            向力控制方法》 进行疲劳极限测试, 试验设备为高频                          测试结果决定下一根试样的试验应力, 如果上一
            疲劳试验机, 试验载荷波形为正弦波, 试验频率约为                          根试样失效, 则降低一级应力, 如果上一根试样通

            96Hz , 应力比R 为-1 , 疲劳极限指定循环次数为                      过, 则升高一级应力, 直至完成全部试验; 根据有
              7
            10 次。                                              效数据的终点为“ 通过” 或“ 失效”, 设想在某一应

                 分别按照 HB / Z112 — 1986 《 材料疲劳试验统               力水平还存在 1 个数据点, 若该点与有效数据的


            计分析方法》、 GB / T24176 — 2009 《 金属材料疲劳                起点位于同一应力水平上, 则表示闭合。采用升


            试验数据统计方案与分析方法》 和 GB / T12443 —                     降法测试母材和焊接材疲劳极限的结果如表 3 , 4
            2007 《 金属材料扭矩控制疲劳试验方法》 中的3种                        所示。

                                              表3 母材疲劳极限的测试结果( 升降法)
                                                               试样编号
             疲劳极限 / M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0      -     -    -    -    失效    -    -     -    -    -    -     -   失效    -     -    -
                                         通过        失效         失效        失效         通过         失效
                115      -     -    -          -         -          -         -          -          -    -
                         失效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失效
                110            -         -     -    -          -         -          -    -    -          -

                105      -    通过    -    -     -    -    -     -    -    -    -     -    -    -     -   通过
                                              表4 焊接材疲劳极限的测试结果( 升降法)

                                                                 试样编号
               疲劳极限 / M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0        -    -   -    -    -    -   -    -    -    -    -   -    -    -    -   失效   -
                   95       舍弃    -   -    -   失效    -   -    -   失效    -   失效   -    -    -   通过       失效
                   90        -   失效   -   通过    -   失效   -   通过    -   通过    -  失效    -   通过    -        -
                                      通过                 通过                          通过
                   85        -    -        -    -    -        -    -    -    -   -         -    -        -

                                                      的计           疲劳极限子样标准差S 的计算方法如式( 2 ) 所示。
              根据 HB / Z112 — 1986 , 中值疲劳极限σ 50
            算方法如式( 1 ) 所示。                                                           n
                                                                                 1
                                                                                                 2
                                                                                         *
                                                                         S=            ( σ i - σ 50 )     ( 2 )
                                   m *                                              ∑
                                 1                                             n-1 i = 1
                                        * *
                           σ 50=  *∑  V iσ i           ( 1 )
                                n  i = 1                       变异系数C v    的计算方法如式( 3 ) 所示。
            式中: n 为对子总数, 即子样的一半; m 为对子的                                                S
                   *
                                                *
                                                                                  C v=                    ( 3 )
                                                                                      σ 50
                                       σ i+σ i+1
                                    *              为第 i 级
            级数, 即升降法级数减1 ; σ i =               , σ i
                                          2                      在已知置信度1- α 、 存活率          p  和变异系数C v     的
                                                *  为相邻两        条件下, 通过查表可知升降法对子总数是否符合最少
            应力水平, σ i+1   为第 i+1级应力水平; V i
            级配成的对子数。                                           观测数要求, 如不符合则须增加试验对子数, 如符合
                                                                                                         3 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