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四期
P. 89

郑山红, 等: X 射线荧光能谱仪在润滑油磨粒测定中的应用


            M y lar试样支持膜。为了避免试样移取量的差异对                         的最佳方案( 见表1 )。考虑到标准试样的数量和类
            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试样的加入量应保持一致, 同时                          型, 选择线性法进行分析。
            保证试样足够厚而不被 X 射线荧光穿透。                                             表1 各元素的分析条件
            1.2 分析条件                                             条件     滤光片     电压 / kV    时间 / s   分析元素
                 在试验过程中,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受管电                          LowZc    铝片       14       100       Ti 、 Cr

            压、 管电流、 滤波片等的影响           [ 4 ] 。针对不同的元素需           MidZb    钯片       20       100      Fe 、 Ni 、 Cu

            要选择合适的管电压, 若 X 射线管电压过低, 则元                          Hi g hZb  薄铜片     45       100    A g 、 Cd 、 Sn 、 Pb

            素无法被正常激发, 若管电压过高, 则分子量大的元
                                                              2 试验结果
            素会被激发, 从而使背景峰高度增加, 信噪比降低;

            通过调整管电流 DeadTime ( 死区时间) 来提高测量                    2.1 准确性和精密度的测定
            精度和测量效率, 为了得到最佳的 DeadTime , 管电                         按照上述试验方法, 使用 S-21标油进行标定,

            流选择自动功能, 仪器软件将自动调整管电流, 使其                          建立工作曲线, 然后对标油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

            达到最佳的 DeadTime ; 滤光片的选择要综合考虑                      2所示。由表2可知: 对于低质量分数的试样, 被测
            待测元素的特点和背景干扰等因素。                                   元素含量很低, 分析结果误差略大, 但在允许的范围
                 在使用 X 射线荧光能谱仪进行分析时, 如果针                       内; 而对于高质量分数的试样, 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
            对每个元素单独进行分析, 则分析时间较长。那么                            偏差较低, 都在5%以内, 这说明使用 X 射线荧光能
            需要根据所测量的元素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 综合                            谱仪分析润滑油中的磨粒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
            准确率和检测效率等因素, 确定待测元素分析条件
                                                               密度。
                                                 表2 X射线荧光能谱仪分析结果
                                       -1
                                                                                                       -1
                               -6
                                                                          -6
                                                                                  -1
                                                    -6
                                                            -1
                                                                                                -6
                          10×10 /( m g · k g )  30×10 /( m g · k g )  50×10 /( m g · k g )  100×10 /( m g · k g )
                元素      测量值 /   相对   相对标准 测量值 /      相对    相对标准 测量值 /      相对   相对标准 测量值 /      相对    相对标准
                                                      〛
                           -6                    -6                   -6                    -6
                       ( ×10    误差 /   偏差 /  ( ×10   误差 /   偏差 /  ( ×10    误差 /   偏差 /  ( ×10   误差 /   偏差 /
                                                                      -1
                                                                                            -1
                           -1
                                                 -1
                       m g · k g )  %   %   m g · k g )  %   %    m g · k g )  %   %   m g · k g )  %   %
                 Ti      10.1   1.0    3.19   29.0   3.27   3.11    52.2   4.42   1.44   103.0  3.04   0.68
                 Cr      9.6    3.6    4.68   28.4   5.40   1.63    51.9   3.84   2.65   103.9  3.87   0.44
                 Fe      11.5  15.0    5.76   28.7   4.40   4.19    52.0   4.00   0.03   99.2   0.81   0.20
                 Ni      9.9    0.1    8.73   28.3   5.53   1.61    49.4   1.22   1.15   97.9   2.11   1.68
                Cu       11.3  13.0    5.25   29.6   1.37   0.51    51.5   2.90   3.10   101.5  1.52   1.92
                A g      9.7    3.5    7.40   29.5   1.80   4.75    49.9   0.18   0.49   97.2   2.84   1.61
                Cd       9.4    6.2    9.94   30.3   1.13   4.69    48.9   2.24   1.93   96.1   3.86   1.58
                Sn       10.5   5.2    8.79   29.9   0.37   7.60    47.8   4.38   3.04   98.4   1.64   4.87
                Pb       9.8    1.7    4.43   29.1   3.17   1.51    50.6   1.28   1.55   98.5   1.48   1.69
            2.2 检出限的测定                                                表3 X射线荧光能谱仪测定各元素的检出限              m g / k g
                 在仪器工作条件下, 对不含分析元素的基础油                                                  检出限
            进行多次检测, 试样中某元素的检出限为                                   项目
                                                                         Ti  Cr  Fe  Ni Cu A g Cd Sn     Pb
                                   3 I b
                            C LLD=                     ( 1 )     实测值    0.99 0.72 1.44 0.51 0.75 0.75 0.56 1.95 0.78
                                   M    t
                      为可检测到的最低质量分数, 即检出限;
                                                              2.3 标准油样分析结果对比
            式中: C LLD
               为背景强度; M 为被分析元素的单位质量分数所
            I b
                                                                   用原子发射光谱仪和 X 射线荧光能谱仪对 S-
            产生的强度; t 为计数时间。
                                                              21标油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表 4 所示。由表 4 可
                 润滑油中各分析元素的检出限如表3所示。由
                                                               知: 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相差不大, 说明 X 射线荧光
            表3可知: 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56~1.95m gk g 说

                                                    / ,
                                                               能谱仪分析方法有较好的准确度。
            明该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
                                                                                                         7 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