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十期
P. 56

薛 凯, 等: 不同方法测量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的结果比较

                                                                       表 2  不同宽度测量方式所得r 值计算结果
                                                                                  测量点为            测量点为
                                                                      /  试样
                                                                    L 0
                                                               牌号                  0 , 3 , 4      0 , 1 , 2
                                                                    mm   代码
                                                                               人工      半自动     半自动     自动
                                                                     50  P5    2.894   2.879   2.823   2.856
                                                                     30  P5    2.853    -       -       -
                                                                     80  P6    2.874   2.825   2.821   2.861
                                                                     30  P6    2.871    -       -       -
                                                              DC06A
                                                                     50  JIS5  2.509   2.483   2.838   2.863
                                                     测量结果
            图 3  不同测量方法和试样类型对于 DC06A 牌号试样的r 12
                                                                     30  JIS5  2.874    -       -       -
                                                                     50  P7    2.851   2.874   2.845   2.818
                                                                     30  P7    2.817    -       -       -


                                                                  ( 1 )对于 P5 , P6 , P7 试样, 当采用不同标距时,
                                                               人工、 半自动、 全自动测量方法测量r 值的差异较
                                                               小, 3 者极差小于 0.1 。

                                                                   ( 2 )对于JIS5 试样, 采用 50mm 标距得到的r


                                                               值明显小于 30mm 标距, 而采用 30mm 标距时得
                                                               到的r 值与其他类型试样的r 值结果接近, 这验证
                  图 4  不同测量方法和试样类型对于 HC340 / 590DP
                                                               了前文的推断, 即采用 JIS5 试样进行r 值测量时,
                                     测量结果
                           牌号试样的r 8
                                                               若取 50mm 标距进行测量, 在拉伸过程中, 靠近过
                 虽然采用了 3 种不同测量方法测量 P5 , P6 , P7
                                                               渡圆弧的试验段存在不均匀塑性应变, 导致r 值测
            试样, 而且不同方法测量宽度塑性应变的位置不同,
                                                               量结果偏低。为获得平行段内的均匀塑性变形, 应
            但测量结果比较接近, 无显著系统差异。
                                                                          /
                                                               尽量降低 L 0 L c   的比值, 可缩短标距 L 0       , 推荐采用
                 采用人工和半自动方法测得的 JIS5 试样的r                                                             , 推荐为
                                                              20~30mm 标距, 或者增大平行段长度 L c
            值明显低于全自动测量结果, 对r 值水平在中、 高区
                                                              100mm 。有研究表明, JIS5 试样采用 20~30mm
            间的试样, 这种差异尤为明显。由试验设计可知, 全
                                                               标距时, 尤其是采用20mm 标距时, 能精确地测量

            自动方法采用的标距为 30 mm ( 测量点为 0 , 1 , 2 ),                  [ 6 ]
                                                              r 值   。
            而人工和半自动方法采用的标距为 50mm ( 测量点                             当采用 30mm 标距进行试验时, 对不同类型的


            为 0 , 3 , 4 ), 这可能是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试样, 采用人工、 半自动、 全自动测量方法测量的r
                ISO 标准对试样形状的要求为: 为确保各种规                        值接近。将同一个试样采用不同测量方法测得的r
            格的试样均能获得平行段内的均匀塑性变形, 试样
                                                               值进行 F 检验和 t检验, 结果如表 3 所示。由表 3
                                     。比较几种规格试样形

            的形状应满足 L c≥ L 0+2 b 0                              可知: 对于不同r 值区间的试样, 采用不同测量方法
                                                    不满足
            状的差异, 发现 JIS5 试样的平行段长度 L c                         测量的r 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中全自动测量方
                                        /   也最大, 这意味
            ISO 标准对试样的要求, 其 L 0 L c                            法测量结果的标准差最低, 测量精度最高。
            着JIS5 试样的原始标距端点最接近圆弧段, 人工和                        2.2  不同设备间的比较分析
            半自动方法的测量位置也更接近圆弧段。有研究表                                 为了讨论不同测量设备对r 值测量结果的影

            明, JIS5 试样在 50 mm 标距范围内的变形 是不均                     响, 采用全自动测量方法分别在 Z1 和 Z5 拉伸试验
            匀的。                                                机上进行试验, 对不同设备、 应变量和不同r 值水平
                 针对不均匀塑性变形是否导致r 值测量结果偏                         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如图 5~7 所示, 由箱线
            低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验证试验。分别采用两种不                            图上下限和箱体可知, 不同设备和应变量测得的r
            同长度的标距进行测量, 即测量点分别为标记点 0 ,                         值比较接近, 但由于 Z1 采用机械接触式引伸计, 测

            3 , 4 和 0 , 1 , 2 , 结果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以得到以             量r 值时, 对引伸计的标距, 引伸计的弹簧、 弹簧片
            下结论。                                               及 引伸计前后爪的使用状态等有比较高的要求, 需
             4 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