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十期
P. 55

薛 凯, 等: 不同方法测量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的结果比较

                                                               样平行段中心点; 1 , 2 分别为距平行段中心位置距
            原始厚度, b 0   为试样原始宽度, L 0        为原始标距, L c

            为试样平行段长度)。试样制备完毕后, 在其上用激                           离相等的点, 间距长度为 30mm ; 3 , 4 均为原始标距
            光标记记号, 标记的位置如图 1 所示, 其中: 0 为试                      端点, 间距为 L 0 56 均为平行段 L c         端点。
                                                                             ;,
                                                   表 1  每组试样的测量信息
               试样                                              试样    应变量 /          试样加工标准              试样
                                      /
                       牌号    r 值等级 a 0 mm b 0 mm L 0 mm L c mm
                                                         /
                                                   /
                                             /
               组号                                             数量 / 个   %      国标    欧标    日标     美标     代码
                                            12.5   50    75     3      15     P5     1    13B   12.5    P5
                                             20    80    120    3      15     P6     2    13A     -     P6
                      DC07+
                1           中( 1.7~2.5 ) 0.7
                       ZE                    25    50    60     3      15      -     3     5      -    JIS5
                                             25    50    100    3      15     P7     3     5      -     P7
                                            12.5   50    75     3      12     P5     1    13B    12.5   P5
                                             20    80    120    3      12     P6     2    13A     -     P6
                2     DC06A  高( ≥2.5 )  0.7
                                             25    50    60     3      12      -     3     5      -    JIS5
                                             25    50    100    3      12     P7     3     5      -     P7
                                            12.5   50    75     3      8      P5     1    13B    12.5   P5
                      HC340 /                20    80    120    3      8      P6     2    13A     -     P6
                3            低( ≤1.7 )  1.0
                      590DP                  25    50    60     3      8       -     3     5      -    JIS5
                                             25    50    100    3      8      P7     3     5      -     P7

                                                               向和厚度方向的真实塑性应变, 计算r 值。测量宽
                                                               度方向的真实塑性应变时, 用引伸计测量标记为 0 ,
                                                              1 , 2 位置的宽度塑性应变。
                                                              1.3.2  不同设备间的比较试验
                                                                   为分析不同类型的引伸计测量结果是否存在差
                         图 1  试样上激光标记位置示意                      异, 采用全自动测量方法, 将表 1 中第 2 组和第 3 组
            1.2  试验设备                                          试样分别在 Z1 和 Z5 上进行r 值测量试验。测量
                 采用一台配备有机械接触式引伸计的全自动拉                          应变量在 8% , 12% , 15% 时的r 值。
            伸试验机( Z1 ) 和一台配备有激光引伸计的全自动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拉伸试验机( Z5 ), 引伸计测量精度为 0.5 级; 横截面
            测量仪的精度为 ±1.0 μ m 。                                2.1  不同测量方法比较分析

            1.3  试验方法                                              在 Z5 拉伸试验机上, 分别采用人工测量、 半自
            1.3.1  不同测量方法比较试验                                  动测量、 全自动测量方法测量同一个试样的r 值。

                 ( 1 )人工测量: 试验前采用游标卡尺人工测量                      对不同类型的试样分别采用 3 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如
            表 1 中第一组试样上标记为 0 , 3 , 4 位置的宽度, 计                  图 2~4 所示。
            算平均宽度, 同时测量标记为 3 与 4 间的距离, 即为
                        , 然后在 Z5 上将试样拉伸至表 1 指定
            原始标距 L 0
            的应变量后, 停止试验, 将试样从拉伸机上取下后,
                                              , 并计算r 值。
            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宽度b 1           和标距 L 1
                 ( 2 )半自动测量: 在试验前后, 人工用游标卡尺

                                        , 测量位置与人工测
            测量第一组试样宽度b 0           和b 1
                                                     , 计算
            量法相同。用 Z5 上激光引伸计测量L 0               和L 1
            r 值。

                 ( 3 )全自动测量: 采用横截面测量仪测量第一                           图 2  不同测量方法和试样类型对于 DC07+ZE 牌号
                                , 使用激光引伸计测量宽度方                                        测量结果
            组试样 3 点的宽度b 0                                                      试样的r 15
                                                                                                         3 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