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七期
P. 74
杜佳美, 等: 40CrNiMoA 钢低倍缺陷产生原因
图 3 第 1 次酸蚀 10min缺陷形貌
图 4 第 2 次酸蚀 30min缺陷形貌
图 5 第 3 次酸蚀 50min缺陷形貌
表 2 不同酸蚀条件下低倍缺陷评级结果 及组织复杂, 晶格内部应力变大, 导致其内部整个系
中心 中心 一般 统的能量变高, 材料耐腐蚀性变差, 且耐腐蚀性不均
项目 其他
疏松 / 级 偏析 / 级 疏松 / 级 匀 [ 3 ] 。再把腐蚀坑横向磨制 3 次并进行观察, 发现
用户低倍缺陷评级 1.5 2.5 1.0 中心有明显“ 裂纹” 出现 腐蚀面的腐蚀坑越来越少, 直至消失, 腐蚀坑边缘未
第 1 次酸蚀 1.0 1.0 0.5 - 见明显脱碳现象( 见图 8 )。
第 2 次酸蚀 1.0 1.5 0.5 中心隐约有疑似“ 裂纹” 出现 金相检验结果表明: 随着打磨的进行, 腐蚀坑被
第 3 次酸蚀 1.5 2.0 0.5 中心有明显“ 裂纹” 出现 逐步打磨掉, 材料本身不存在缺陷, 如果是材料本身
的心部裂纹、 缩孔等缺陷, 这些缺陷是很难变少或者
1.4 金相检验 消失的, 此外, 该次检验也排除了材料过热以及钢中
将第 3 次酸蚀后的试样沿低倍腐蚀坑纵向磨制 存在夹渣、 夹杂物等冶金缺陷。
后进行观察, 发现腐蚀坑最深约为0.34mm , 腐蚀坑 1.5 磁粉检测
内未发现异常冶金缺陷( 见图 6 )。试样经 4% ( 体积 将低倍试样横向打磨后进行磁粉检测, 结果表
分数) 硝酸酒精溶液侵蚀后进行金相检验, 发现腐蚀 明: 试样横截面未见明显缺陷存在, 说明低倍酸蚀前
坑底部大多沿贝氏体呈条带分布( 见图 7 ), 贝氏体 并不存在孔洞缺陷( 见图 9 )。因此, 可以排除材料
实际由粗大的铁素体晶粒与碳化物颗粒组成, 界面 在酸蚀前存在疑似裂纹缺陷。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