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四期
P. 85

舒 茗, 等: 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包壳管变色原因

                                                               件是否失效。

                                                              1  理化检验

                                                              1.1  化学成分分析
                                                                   从变色的 30 根电加热元件中抽取 3 根( 编号分
                                                               别为 1 , 2 , 3 ) 进行 EDS 成分分析、 金相检验和
                                                                    #
                                                                            #
                                                                        #
                                                               扫描电镜分析。 3 根电加热元件包壳管的化学成分
                                                               如表 1 所示, 结果符合标准 RCC-M 《 压水堆核岛机

                                                               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对包壳管进行严格的放
                    图 1 M310 机组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结构示意                    射性去污后, 从每根电加热元件的冷段、 过渡段和热
            氧化膜的微观形 貌, 采 用 能 谱 分 析 法 ( EDS ) 得 到               段上分别制取试样, 具体取样位置及编号如图 2 所
            氧化膜的化学成分, 使 用 电 子 万 能 力 学 试 验 机 对                  示。试样为管状, 长度为 10mm , 直径为 22mm , 对


            变色管段进 行 拉 伸 试 验 , 来 验 证 变 色 的 电 加 热 元              金相检验试样进行研磨和抛光。
                                            表 1 3 根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包壳管的化学成分                                        %
                                                              质量分数
                项目
                         C      Si     Mn      P      S      Cr     Ni     Mo     Cu      B     Co      Fe

              1 实测值     0.023  0.420  1.67   0.025  0.0077  16.39  10.94  2.14   0.193  0.0006  0.040  余量
               #

              2 实测值     0.023  0.416  1.63   0.025  0.0072  16.36  10.88  2.15   0.192  0.0005  0.040  余量
               #

              3 实测值     0.025  0.423  1.66   0.026  0.0075  16.41  11.00  2.15   0.194  0.0006  0.041  余量
               #
               标准值     ≤0.035  ≤0.75  ≤2.00  ≤0.035  ≤0.020  16~19  10~14  2~2.5  ≤1.00 ≤0.0018 ≤0.10  余量

                                                               在高温水中发生均匀腐蚀, 表面生成具有一定保护
                                                               性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呈颗粒状: 主要为排列紧


                                                               密的小颗粒氧化物, 尺寸约为 0.1 μ m~0.5 μ m , 与
                                                               金属基体紧密结合; 其次为大颗粒结晶状氧化物颗
                                                               粒, 尺寸约为 0.5 μ m~2 μ m , 这些氧化物有的嵌入


                                                               小颗粒氧化层内, 有的则比较松散; 还有一类数量较
                                                               少的呈疏松毛状的沉积物, 分散覆盖在小颗粒氧化
                      图 2  电加热元件取样位置及编号示意
                                                               层上, 该类沉积物在冷段分布很少, 在加热段和加热
            1.2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段相对分布较多。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进行分析, 观察                             为了进一步分析氧化膜成分, 对 2 试样各种形
                                                                                                 #
            外包壳管表面氧化膜的微观形貌, 并对比不同位置                            态的氧化物进行了能谱分析, 分析位置如图 4~6 所
            的化学成分。按照 GB / T6394 — 2017 《 金属平均晶                 示, 分析结果如表 2~4 所示。构成氧化膜的小颗粒




            粒度测定方法》、 GB / T13305 — 2008 《 不锈钢中 α-              位置为图 4 中的位置 5 和位置 6 , 图 5 中的位置 3

            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和 GB / T10561 — 2005 《 钢               和位置 4 , 以及图 6 中的位置 4 和位置 5 , 其主要是
            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                            不锈钢的正常氧化物, 其组成元素为铁、 铬、 镍、 钼和
            验法》 的要求, 在高倍下观察外包壳管的微观形貌,                          氧元素, 氧化物金属元素的比例与合金元素比例基
            检测晶粒度、 非金属夹杂物、 α- 铁素体含量等。使用                        本相当, 说明氧化膜较薄, 部分能谱的元素信号可能
            EDS测量氧化膜的化学成分, 比较不同部位氧化膜                           来自于基体金属。大颗粒氧化物分析位置为图 4 中
            成分的变化, 分析变色包壳管微观形貌的变化情况。                           的位置 3 和位置 4 , 其组成主要是铁氧化物, 铬、 镍
                 变色电加热元件包壳管的冷段、 热段及过渡段                         等合金元素含量较少。疏松沉积物分析位置为图 4
            表面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知, 所                      中的位置 1 和位置 2 , 图 5 中的位置 1 , 2 , 5 以及图 6
            有试样表面均覆盖一层均匀致密的氧化膜, 未见裸                            中的位置 2 , 其主要成分为镁、 氧元素以及微量的钙
            露的金属及裂纹、 蚀坑等缺陷, 说明不锈钢外包壳管                          元素。这些镁钙氧化物可能是冷却剂的水垢。
                                                                                                         6 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