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四期
P. 81
殷志华, 等: HB4-49 收紧螺母开裂原因
表 1 所示, 符合 GJB1951 — 1994 《 航空用优质结构
钢棒规范》 的要求。
1.3 扫描电镜分析
采用 Si g ma30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进行
观察, 整个断面均为韧窝形貌, 失效模式为过载开
裂 [ 2 ] 。低倍下未观察到明显的放射线, 但根据不同
区域的韧窝拉长方向可以判断断口起源于螺母内表
面卡槽过渡处; 高倍下观察到源区两侧的韧窝拉长
图 2 收紧螺母断口宏观形貌 方向相同, 为撕裂型韧窝, 放射区呈等轴韧窝形貌,
1.2 化学成分分析 剪切唇区韧窝呈抛物线形貌( 见图 3 )。此外, 断口
对 断 口 源 区 进 行 化 学 成 分 分 析 , 分 析 结 果 如 表面未见夹杂等缺陷, 也无原始裂纹。
表 1 螺母基体的化学成分 %
质量分数
项目
C Si Mn P S Cr
实测值 0.29 1.04 0.97 0.011 <0.008 0.98
标准值 0.28~0.35 0.90~1.20 0.80~1.10 ≤0.025 ≤0.015 0.80~1.10
图 3 收紧螺母断口微观形貌
1.4 金相检验 微镜进行观察。在螺母边缘未见过热、 过烧或脱碳
在断口附近截取试样, 磨抛腐蚀后采用光学显 现象, 心部为正常的热处理回火组织 [ 3-5 ] ( 见图 4 )。
图 4 收紧螺母断口附近显微组织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