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2年第二期
P. 35
沈正祥, 等: 蓄能器承压壳体热处理效果的无损评估
件表面的脱碳层进行检测也有一些报道。磁矫顽力
法与上述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主要应用于
外载荷作用下材料内部应力的检测, 而对产品整体
热处理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笔者针对某企业蓄能器承压壳体热处理检验效
率不高的问题, 探索了一种基于材料磁特性的无损
检测方法, 结合常规的金相检验和硬度检验, 该方法
可用于快速评估蓄能器壳体的力学性能, 以对批量
图 1 35CrMo钢壳体的宏观形貌
产品的热处理效果进行全面检验。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材料为蓄能器承压壳体常用的 35CrMo合
金钢, 其主要化学成分如表 1 所示。原材料为热轧
无缝圆管, 外径为 219mm , 壁厚为 12 mm , 任意截
取一段钢管, 采用加热方式对其两端进行收口, 共加 图 2 无损检测扫查路径示意
工1 , 2 两只壳体, 长度均为370mm ( 见图1 )。参
#
#
照某蓄能器生产企业实际的整体制造工艺, 利用连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续式辊底热处理炉进行调质热处理, 热处理方案如 2.1 显微组织分析
表 2 所示。 热处理前, 35CrMo 合金钢为热轧退火态, 其显
表 1 35CrMo钢的化学成分 %
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晶粒未发生明显拉
质量分数
长变形( 见图 3 )。当加热至 850 ℃ 时, 淬火后其显
C Si Mn P S Cr Ni Mo Cu Fe
微组织直接为马氏体、 少量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
0.38 0.24 0.56 0.009 0.005 0.98 0.04 0.21 0.04 余量 在610℃ 高温回火时, 马氏体发生分解, 碳化物进一
表 2 壳体的热处理方案 步析出并聚集长大, 最终形成回火索氏体, 组织均匀
壳体编号 热处理工艺 状态
细化, 碳化物颗粒弥散分布( 见图 4 )。
# 未处理 热轧
1
# 水淬( 850 ℃×0.45h ); 610 ℃×2h回火 调质
2
采用金相方法和无损检测技术对壳体热处理前
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快速评估。铁磁性材
料的磁滞行为对微观结构和应力变化非常敏感 [ 5 ] 。
当材料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一定时, 其微观组织和应
力分布是确定的, 相应的磁滞特征也是确定的。基
于此特征, 材料的磁性参数可用于快速评估热处理
质量。在壳 体 圆 筒 部 分 选 取 4 条 扫 查 路 径 ( 见 图 图 3 热处理前 35CrMo钢的微观形貌
2 ), 相邻两条路径的夹角约为 90° 。具体检 测方案
为: ① 利用 TSC-2M-8 型应力集中检测仪分别沿 4
条路径进行扫查, 获取扫查路径整体的应力状况; ②
在每 条 扫 查 路 径 上 选 取 4 个 测 量 点, 间 隔 为
100mm , 采用 KIM-2M 型残余应力检测仪 进行矫
顽力检测; ③ 采 用 JXD-Pro 型 金 相 显 微 镜 分 别 对
1 , 2 壳体进行显微组织观察, 以分析热处理前后
#
#
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对测量点进行打磨抛光, 利
用便携式里氏硬度计进行表面硬度检测。 图 4 热处理后 35CrMo钢的微观形貌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