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1年第六期
P. 46

张树勋, 等: 建筑钢结构用钢材硬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2.1.3  与国家标准换算值的比较
                 将标准给出的抗拉强度换算值、 笔者拟合的二
            次方回归公式换算值, 以及洛氏硬度与抗拉强度对
            应关系的散点图放在同一张图上进行对比, 如图 4
            所示。



















                     图 4  各洛氏硬度换算的抗拉强度的对比图

                 Fi g  4 Com p arisonchartoftensilestren g thconverted

                            b yRockwellhardness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 3 条曲线总体趋势是一致                                图 5  维氏硬度与强度的回归分析图

            的。 GB / T1172-1999 给出的抗拉强度换算值与                     Fi g  5 Re g ressionanal y sischartsofVickershardnessandstren g th


















            作者给出的换算值较为接近, 在 370~630 MPa 内                      a   re g ressionanal y sischartofVickershardnessandu pp er y ieldstren g th

                                                               b  re g ressionanal y sischartofVickershardnessandtensilestren g th

            二者平均偏差 2.7% , 最大偏差 5.7% 。 GB / T33362
            -2016 给出的抗拉强度换算值, 对于 Q235 钢( 抗拉                            表 5  维氏硬度与抗拉强度的回归模型数据

                                                                   Tab 5 Re g ressionmodeldataofVickershardnessand

            强度 370~500MPa ) 来说偏低, 对于 Q345 钢( 抗拉
                                                                                tensilestren g th

            强度 470~630MPa ) 来说偏高。
                                                                          模型摘要                 模型参数
            2.2  维氏硬度与强度相关性                                     方程   R 2    F   显著性 P    常数      b 1    b 2
            2.2.1  维氏硬度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线性  0.753 486.507 0.000  84.099  2.818
                                                                二次  0.753 241.944 0.000  133.182  2.136  0.002
                 使用砂轮机对试样表面打磨后进行表面抛光处
                                                                幂   0.748 475.262 0.000  8.189  0.823

            理, 用标准 硬 度 块 对 仪 器 进 行 校 核 后, 按 照 GB / T            指数  0.751 483.330 0.000  213.597  0.006

            4340.1-2009 《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 1 部分:
                                                                  从表 4 和表 5 可以看出, 维氏硬度与强度呈现
            试验方法》 的要求进行维氏硬度检测。每个试样测
                                                               较好的相关性, 与抗拉强度的相关性优于与上屈服
            3 个点, 取平均值。
                                                               强度的相关性。维氏硬度与强度关系的 4 种回归模
                 利用 SPSS 软件对维氏硬度与上屈服强度、 抗
                                                               型中, 显著性 P 均小于 0.05 , 拟合优度 R 比较接
                                                                                                    2
            拉强度分别进行线性回归、 二次方回归、 乘幂回归和
                                                               近, 考虑标准给出的低碳钢维氏硬度与抗拉强度之
            指数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图如图 5 所示, 回归结果见
                                                               间换算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 建议按照线性关系进
            表 4 和表 5 。
                                                               行换算, 拟合后公式为
                    表 4  维氏硬度与上屈服强度的回归模型数据
                                                                         R eH = 2.530×H V -9.332          ( 3 )
                  Tab 4 Re g ressionmodeldataofVickershardness
                                                                                                          ( 4 )
                           andu pp er y ieldstren g th                   R m = 2.818×H V +84.099
                        模型摘要                模型参数               式中: H V  为维氏硬度。
             方程
                   R 2    F   显著性 P    常数      b 1    b 2     2.2.2  换算结果相对偏差分析
             线性   0.727 426.980 0.000  -9.332  2.530               根据拟合的线性回归模型, 分别计算出上屈服
             二次   0.728 212.272 0.000  27.358  2.020  0.002
              幂   0.731 433.768 0.000  2.215  1.021            强度、 抗拉强度换算值与拉伸试验结果的相对偏差,
             指数   0.731 435.083 0.000  126.740  0.007          并对相对偏差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量为 162 个, 结果
             3 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