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五期
P. 30
陈 德,等:钢材晶粒度评级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
递,直到输出层输出运算结果。其中卷积层计算方 式中: y i 为真实标签; ω 为模型参数; R(ω)为正则
程如式(1)所示。 函数。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样本数据库中提取
(1)
各级别晶粒度的低纬、中纬、高纬特征,再根据晶粒
式中: M j 为上层输出的特征数据集;X l i -1 为数据集 度级别进行分类,建立晶粒度智能评级模型。
l
中的特征图像;K 为输入中第i个特征图像到输出 2.3 模型训练和优化
ij
l
的第j个特征图像之间计算所用的卷积核; b 为输出 模型初步建立之后,其评级结果存在一定的波
j
的第j个特征图像的偏置; f为激活函数。 动和误差,需采用未标记的晶粒度试样进行训练和
池化层特征输出计算方程如式(2)所示。 优化,降低检测误差,以提高检测重复性。笔者使
X l j =fW j l down ( x l j -1 ) +b l j (2) 用NM950-R型八工位自动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测,内
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模型与人工检测的比对。
式中:down为贝叶斯采集函数,在两个维度上缩小 采用晶粒度试样作为素材进行测试,人工将待测试
l
图像;W 为乘性偏置。 样依次放入八工位自动载物台上,按工位序号依次
j
全连接层输出整合特征方式如式(3)所示。
编辑试样的编码、检测项目等信息,光学显微镜自动
X l = ( θ X l -1 +f b l j ) (3) 识别试样、扫描、取景,接着进行评级模型评级,输
T
式中: θ 为输入特征与输出特征之间的映射参数。 出晶粒度级别(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将输出的结果
(2)损失函数。在全连接层后,根据SoftMax函 与人工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当检测结果偏差不大于
数进行分类,将多个神经元的输出结果映射到(0,1) 0.5级时,比对结果合格。二是模型评级结果的重复
之间,得到概率最大的输出,从而计算损失函数,通 性。采用晶粒度试样作为素材进行测试,当完成第
过SoftMax函数计算第i 类的概率如式(4)所示。 一次自动评级之后,将自动载物台上的次序混乱或
fx i x i ∑ j exp( ) (4) 参杂其他物质的试样重新摆放,再次开展自动评级,
x
( ) =exp( )/
j
同一试样两次评级结果的偏差不大于0.25级时,认
式中: x i 为预测分类的第i项。
为模型评级结果重复性好。
损失函数由多个部分组成,对分类问题一般采 通过训练对评级模型进行适应优化,即将模型与
用交叉熵代价函数进行计算,为防止过拟合,在损失
人工检测结果偏差超过预期范围的试样进行人工打
函数中增加正则函数。计算公式如式(5)所示。
标,导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优化标准库,晶粒度结
(5) 果比对合格率、重复性与样本数量的关系如表7所示。
表7 晶粒度结果比对合格率、重复性与样本数量的关系 %
样本为50张 样本为100张 样本为200张 样本为500张
晶粒度级别/级
比对合格率 重复性 比对合格率 重复性 比对合格率 重复性 比对合格率 重复性
<8 38.2 52.1 48.6 61.7 67.3 74.5 79.7 85.5
[8,10) 41.3 46.4 45.4 53.8 58.6 68.4 72.6 81.3
[10,11) 39.6 44.1 44.2 48.5 53.4 69.2 68.5 77.2
[11,12) 37.8 42.9 41.6 47.7 49.5 62.8 64.6 75.1
≥12 35.5 38.3 39.2 42.9 45.1 58.3 62.0 75.4
由表7可知:随着标准库中样本量的增加,评级 3 方法验证和评价
模型检测结果的重复性,以及与人工比对的合格率 3.1 试样制备效果验证
均逐步得到改善,持续稳定地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随机抽取部分试样,按文中制定的晶粒度智能
补充新的样本特征,是晶粒度智能评级模型能够输 评定试样制备方法对试样进行磨抛和腐蚀,采用测量
[6]
出更准确定量分析结果的保证 。 精度为0.001 mm的自动测量台对试样平行度进行测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