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五期
P. 23

罗龙飞,等:基于轧后水冷工艺的低锰微铌厚板开发


              1  成分设计与制造工艺                                      发钢板,并加入微量的Nb元素,以细化晶粒尺寸,起

              1.1  成分设计                                         到沉淀强化的作用,同时改善钢板的低温韧性,以达
                  采用C元素含量适中、Mn元素含量较低、Si元素                       到提高钢板强韧匹配性能的目的。该低锰微铌厚板为
              含量适中和有害元素P、S含量较低的化学成分设计开                          50 kg级别,厚度不大于80 mm,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低锰微铌厚板的化学成分                                          %
                                                                 质量分数
                   项目
                                C          Si          Mn           P           S          Nb           C
                  实测值         ≤0.20      0.1~0.5      ≤1.0        ≤0.018     ≤0.001 5     ≤0.02       ≤0.40

              1.2  制造工艺                                         效果。
                  50 kg级低锰微铌厚板的制造工艺流程为: 高炉                           轧后钢板通过MULPIC控制冷却装置加速冷
              铁水→铁水预处理(脱硫)→转炉冶炼→钢水精炼(真                          却,使变形奥氏体温度快速降低,部分组织转变为
              空循环脱气法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加热→轧机                            贝氏体;同时铁素体形核数量增多,从而抑制了相
              轧制→MULPIC装置加速冷却→剪切→喷印标识→                          变后铁素体晶粒的长大,使珠光体分布均匀。为了
              成品入库。                                             平衡不同厚度钢板的强度、韧性和轧后板形之间
                  厚板轧机工序采用TMCP(热机械控制工艺)                         的关系,开发钢采用较低的冷却速率,终冷温度为
              生产钢板。板坯经低温加热后,采用两个阶段控制                            400~700 ℃。同时对一张钢板进行对比试验,在略
              轧制、轧后加速冷却工艺,以获得细小的晶粒组织,                           高于A r3 的温度下对其进行终轧+轧后空冷,验证轧
              提高材料强度,改善材料的低温韧性。将板坯出炉                            后冷却对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温度控制为1 050~1 200 ℃,可确保奥氏体均匀化和
              微铌合金的充分固溶,同时避免奥氏体晶粒快速长                            2  显微组织与强韧性能分析
              大,损害轧后钢板的强度和韧性 。                                  2.1  显微组织
                                          [3]
                  钢板轧制的第一阶段是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                               取低锰微铌钢板的20 mm全厚度试样,将该试
              域轧制,轧至中间坯厚度后,在辊道上待温度降至合                           样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试样经过研磨、抛光后,
              适温度后进行第二阶段轧制,结合粗、精轧机的生产                           用体积分数为4%的硝酸乙醇溶液腐蚀,钢板横截
              节奏,中间坯的厚度为1.8~5倍成品厚度。第一阶                          面1/2厚度位置纵向(沿轧制方向)的显微组织形貌
              段轧制采用大压力,使中间坯获得较大变形量,使                            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略高于A r3 温度终轧+轧
              厚度方向形成均匀细小的再结晶奥氏体组织。第二                            后空冷钢板的显微组织以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为
              阶段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域轧制,避开奥氏体部分                            主,呈片层结构分布,带状组织明显;800 ℃以上终
              再结晶区域,防止因出现奥氏体混晶组织而对性能                            轧+轧后加速冷却钢板的显微组织以铁素体+少
              造成不利影响。终轧温度大于A r3 可以保证钢板轧                         量贝氏体为主,带状组织明显减少,产生部分针状铁
              后冷却过程的入水温度和最终组织获得最佳的强化                            素体,晶粒分布更加均匀,晶粒尺寸细小。


















                                             图 1  不同生产工艺下低锰微铌厚板的显微组织形貌


                                                                                                           1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