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三期
P. 84

段 攀,等:氨合成塔内约翰逊网丝条断裂原因



















                                                 图 1  损坏的约翰逊网及断裂丝条外观
















































                                                    图 2  约翰逊网丝条宏观形貌
              H 2 ,推断在丝条表面形成了渗氮层。文献[1-2]表明:                     相或生成的物相,外层渗氮组织为含氮奥氏体γ相。
              渗氮工艺温度为350~500 ℃, 约翰逊网丝条的服役                       心部区域为奥氏体+析出相。外层区域与心部区域
              温度为490~510 ℃, 该温度刚好处于渗氮温度区间。                      的界面区宽度约为20 μm,界面区由心部向外层区奥
              超过截面宽度约1/2的组织属于表面渗氮层, 表面渗                         氏体逐渐减少,渗氮形成相逐渐增多。氮化物通常
              氮层的厚度约为675 μm。与支撑格栅连接的焊缝区                         与基体的晶体结构为非共格关系,导致晶界脆化,外
              也同样形成了渗氮组织,并在该区域形成了近1 mm                          层的析出相或生成的物相比心部更加细小、密集。
              长的微裂纹。外层区域及心部主要组成相为奥氏                                  为了进一步分析丝条心部的化学成分,对其进
              体+析出相。外层区域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细小析出                            行了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72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