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二期
P. 90

杨振国:失效分析学科的形成、发展与展望


              日益提高,众多行业的专家纷纷投身于失效分析著                            上 海(2009 年)、西 安(2011 年)、大 连(2013 年)、北
              作的撰写。他们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                            京(2015 年)、无 锡(2017 年)、青 岛(2019 年)、杭 州
              识,撰写了不同领域的失效分析书籍。至今,又出版                          (2023年) 等地举行,目前已成功举办了9届。
              了70多本失效分析及可靠性分析的相关书籍,我国                                自1993年起,中国航空学会举办了面向航空航
              目前已出版超过100本这方面的专业书籍。这些书                           天领域的全国航空航天装备失效分析研讨会,每3 a
              籍涵盖了众多领域,为失效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举行一次,迄今已举办了10届。1994年6月,中国航
              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推动了失效分析技术                            空学会批准成立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失效分析专业分
              的发展和应用。                                           会,现正名为失效分析分会。2006年, 南昌航空大学
                  鉴于失效分析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广泛性,                         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合作,共同创办了《失效分析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于1986年8月成立了中国机械工                          与预防》期刊,这是我国第一本以“失效分析与预防”
              程学会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由我国失效分析领域                            为刊名的专业期刊,主要目的为反映我国失效分析
              的开拓者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钟群鹏院士担任                            与预防方面的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
              主任委员,随后不定期组织召开了机电装备失效分                            高科技人才,提高我国失效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水平。
              析预测预防战略研讨会            [66-68] 。受中国科协的委托,               中国体视学学会着眼于未来失效分析专业人才
              全国22个一级学会分别于1987、1992、1998年联合                     的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于2016年创办了全国失
              举办了全国机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战略研讨                             效分析大奖赛。该赛事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体,
              会。3次研讨会的组织规模大、涉及领域广、参会人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备受关注。大赛涵盖了核电、
              数多、学术影响力大,大大促进了我国不同行业失效                           高铁、航空、汽车、火电、风电、石油、化工、石化、天
              分析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成果分享和案例分析。                           然气、土木、冶金、船舶、微电子、印制电路、医疗、
              199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更                          军工及先进材料等18个行业的失效案例分析。通过
              名,正式成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钟                           这一平台,学生们综合运用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和分
              群鹏院士出任第 1 届和第 2 届主任委员,中国的失                        析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了自身的综合
              效分析工作者自此拥有了自己的官方组织。1995年                          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首届全国失效分析大
              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与ASM、中国航空学会、                          奖赛于2016年12月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每年举行
              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失效和预防中心合作,在                            一次,迄今已举办了9届。2025年8月,北京航空航
              北京联合举办“1995 国际失效分析与预防学术会                          天大学将举行第10届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该赛事
              议” ,从而推动了我国失效分析界与ASM、国际失                          将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国家教育部批准为“中国
                  [69]
              效分析界之间的联系、交流和合作。                                  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的“国
              2.2  失效分析的现代发展                                    赛”。这是我国失效分析领域又一重大事件,必将对
                  失效分析如此重要、应用如此广泛,因而很有必                         培养、提高我国失效分析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
              要加强不同行业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为国                           合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家经济建设服务。为此,钟群鹏院士、李鹤林院士、                                与此同时,我国其他一些学会,如中国力学学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天虎教授                            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复合
              和上海材料研究所原所长蔡安定教授联合发起倡议,                           材料学会、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等,在各自学科范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与理化检验分会                            围内也不定期地举办与失效分析有关的学术研讨会
              合作,面向所有行业每2 a举办一次全国失效分析学                          或论坛会,反映出不同学科都非常重视失效分析的
              术会议,主题涵盖了失效分析基础理论和方法、理化                           研究、应用和发展。
              检验检测技术、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成果、失效分析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80所高校为本科生和研究
              技术与经验、失效分析学科发展战略、不同行业失效                           生开设了失效分析相关课程,这为我国在该领域的
              案例分析等,因而该会议是我国失效分析界高水平、                           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复旦大
              高规格的学术交流会。每次会议论文集由《理化检                            学开设的《材料失效分析》课程获评为上海市精品
              验-物理分册》、《金属热处理》、《机械工程材料》等行                        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复旦大学本科优质
              业期刊在会前出版。自2005年在广州举办了第1届                          课程、复旦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复旦大学标杆

              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以来,分别在长沙(2007年)、                        课。这些课程不仅普及了失效分析的基础知识,丰
               7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