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5年第一期
P. 87
代绪成,等:海洋石油工程行业应变时效试验技术现状
度)参数进行应变时效试验。卷管径厚比为20~30 4 海洋石油工程行业应变时效试验技术
时进行原材料应变时效(应变量为5%),卷管径厚比 现状
小于20时进行工程应变时效试验(根据实际卷管参
根据国内外钢产品标准技术要求和项目技术要
数获得相应的应变量)。
求,以及笔者单位近几年的应变时效检测情况,应变
3.2 流花16-2FPSO单点建造项目
时效验证工作主要以工程应变实现试验验证为主,
项目总包方为SBM Offshore,主要为“海洋石
其原因在于工程应变时效试验紧贴项目实际需要,
油119”FPSO内转塔系泊系统建造,为我国首次建
能更加直观有效地反映钢产品在项目中实际发生的
造集成的世界上技术最复杂、集成精度最高的单点
应变时效情况,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向
系泊系统之一 [11] 。单点系统生产制造主要采用BV
性,易受业主和第三方的认可。
系列标准规范,其中海上石油平台安装建造标准BV
工程应变时效试验虽能真实反映钢材在工程项
NR426《海上钢结构构筑物和安装建造规范》要求
目实施过程中应变时效的实际情况,但因现场施工
冷成型所用钢材应开展应变时效试验。
条件所限,依然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工程应变时效试
该项目不同于以往常规海洋石油工程项目,冷
验涉及卷管、焊接和加热等大型作业,试验成本高、
成型卷管主要用于立管护管(见图2)。立管护管不
周期长;二是采用现场电加热片加热,温度不易精确
同于常规的结构管,管段在预制阶段分段较小,总装
控制,对试验结果影响大;三是工程应变时效试验方
过程中分段焊接相对较为密集。立管护管在焊接总
法中对试样的取样要求不明确,如冲击试样取样位
装完成后,部分护管还需要按照规定的曲率进行整
置、V型缺口方向等无具体规定。
管冷弯。根据应变时效产生原理,该结构会产生较 针对工程应变时效试验存在的局限性,GS EP
强的应变时效现象,故在该项目中开展了大量的工
STR 201和BV NR426等标准提出采用实验室模拟应
程应变时效试验验证工作。
变时效试验技术进行替代,并对卷管形成的应变量给
出简化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分别如式(1)~(2)所示。
T
ε= (1)
D
p
T
ε= (2)
r
2+T
0
式中: ε 为最大线应变; T为钢板厚度; D p 为卷管后
钢板中心厚度对应的直径; r 0 为卷管的内径。
式(1)和(2)的分析推导过程在标准中均未详
细给出,但根据式(1)列出厚度中心层参数,极有可
能是在基于应变中性层和厚度中心层位置一致的前
图 2 立管护管示意 提条件下进行理论推导。假设应变中心层为厚度中
3.3 其他项目 心层时,进行简单的反向推导,其公式推导过程如下
道达尔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石油化工企业,自 所述。
身制定了非常完善和全面的企业标准,其中材料标 线应变量为
准GS EP STR 201 Materials for Offshore Steel Structures
中明确规定材料在冷成型或热成型过程中,其应变 (3)
量预计大于相应规定值(冷成型为 4%,热成型为
5%)时应开展应变时效试验。该标准对应变量计 式中: R 外为管外径; R p 为应变中性层半径; t为距离
算、应变时效试验方法、取样位置和验收标准均进 外表面任一位置。
行了详细的规定。其生产制造标准GS EP STR 301 当t=0时,卷管外表面处的线应变量最大。
Fabrication of Offshore Steel Structures对冷成型产品 最大线应变量为
试验也提出具体要求,无热处理的冷成型工艺应开 ε R 外 -R p (4)
展工程应变时效试验。 max = R p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