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十一期
P. 89

李 明:汽车减振器活塞杆断裂原因























                                                图 3  裂纹源区球状夹杂物的能谱分析结果
































                                                  图 4  断裂活塞杆断口处的微观形貌
              层厚度为20 μm,符合技术要求的(17±5) μm;活塞
              杆有效硬化层表层处的显微组织为较细的回火马氏
              体,符合JB/T 9204—2008  《钢件感应淬火金相检
              验》的要求;活塞杆心部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
              光体,说明原材料为正火态组织。
              1.5  硬度测试
                  在活塞杆断口附近横截面上取样,对镀铬层
              进行硬度测试,结果为 925 HV,符合技术要求(≥
              900 HV)。依据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
              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对活塞杆
              有效硬化层深度进行测定,绘制活塞杆表层至心部
              的硬度变化曲线,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断
                                                                          图 5  活塞杆表层至心部的硬度变化曲线
              裂活塞杆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9 mm,符合技术要求
                                                                2  综合分析
             (0.6~1.2 mm);活塞杆的高频淬火区由有效硬化
              层+过渡区组成, 深度约为1.1 mm。                                   由上述理化检验分析结果可知:断裂活塞杆的
                                                                                                           7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