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4年第六期
P. 28
门腾腾,等:铜导线火灾熔痕的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方法
图 2 3 个火焰熔痕平行试样晶粒取向分布的 IPF 图与对应极图
有延伸到熔痕边缘,这是因为二次熔痕短路发生之 终断裂的一个过程。故而晶粒的形态、择优取向以
前,熔痕边缘受热后晶粒均匀长大,短路电流的经过 及分布状态会随着受热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并没有完全改变熔痕边缘的晶粒形貌。 通常,织构是在晶体材料经受特定方向的力、
图 4a)~4c)的极图如图 4d)~4l)所示。由图 热、光、电以及磁场等单一或者多方面诱导下,晶粒
4d)~4l)可知:3个二次短路熔痕平行试样的xz投 沿特定方向生长的过程。常见织构类型包括丝织构、
影面上呈现明显的{100}//y方向织构,同样证实了 面织构以及板织构等。
二次短路过程中晶粒存在明显择优生长的倾向。 火焰熔痕形成的过程可以等同理解为金属的铸
造工艺或熔炼工艺,铜导线接头在多个方向的火焰
3 综合分析
灼烧背景下,晶粒沿无序热流方向不断长大,当温度
在火灾事故中,不管是火焰燃烧造成的导线熔 超过铜导线的熔点后,导线断裂。因灼烧时间较长,
断,还是短路或过电流造成的导线熔断,或是多种复 保温时间充足,晶粒尺寸往往远大于原始导线尺寸。
杂因素造成的导线熔断,均是在外热作用下,导线材 同时,热源方向的无序性使火焰熔痕中未出现明显
料晶粒从固态相变到熔融转变为液态金属,直至最 织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