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八期
P. 85

蒙殿武, 等: 超超临界机组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


                         #
                    表2 1 试样和2 试样的维氏硬度测试结果
                                #
                    项目        硬度 / HV 硬度 / HV0.2  硬度 / HV0.01

               ASMESA-213 / SA-
                                ≤230     —          —
               213M — 2019标准值

              DL / T438 — 2016标准值153~230  —         —
               1 裂纹附近实测值         —   231 , 241 , 237  —
                #
               1 裂纹背面实测值         —   2 15 , 219 , 214  —
                #
                1 析出相实测值         —       —      354 , 321 , 367
                 #
               1 非析出相实测值         —       —      267 , 271 , 280
                #
               2 裂纹附近实测值         —   231 , 242 , 254  —
                #
               2 裂纹背面实测值         —   2 27 , 220 , 226  —
                #
                2 析出相实测值         —       —      318 , 325 , 330
                 #
               2 非析出相实测值         —       —      285 , 283 , 269
                #
                                                                                   #
            图3a ) 为试样在抛光态下的形貌, 裂纹表面开口较                                        图4 1 试样微观形貌
            宽, 尖端较窄, 其形状蜿蜒曲折, 存在多条分支, 周围                       依据晶界白亮色析出相的形态、 分布及颜色, 初步推

            存在氧化现象。试样内部多处存在孔洞和微裂纹,                             断其为σ相, 其平均长度约为 4 μ m , 在爆口附近 σ

            均分布在晶界处, 还有大量白亮色的块状或长条状                            相发生了明显长大, 平均长度约为8 μ m , 且在爆口
            析出相, 呈串状沿着晶界分布, 孔洞和微裂纹存在于                          附近, 白亮色析出相周围存在孔洞[ 见图4b )]。
            大块状析出相周围, 并沿着晶界扩展, 内部微裂纹还                         1.5 SEM 和能谱分析
                                                                       #
            未与外表面裂纹连通[ 见图3b )]。                                    将1 试样置于SEM 下观察, 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 晶界存在很多块状、 长条状析出相, 晶
                                                               粒内弥散析出颗粒状第二相, 大块状析出相周围存
                                                               在孔洞, 个别块状析出相边界有断续状微裂纹。








                       图3 3 试样横截面微裂纹微观形貌
                            #
                    #
                 对1 试样不同位置进行金相检验, 结果如图4
            所示。由图4可知: 断口处有一层氧化皮, 爆口边缘
            和爆口附近晶界上析出相粗化且连成串状, 说明该


            处发生老化。根据 DL / T1422 — 2015 《 18Cr-8Ni 系
            列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显微组织老化评级标准》, 爆
            口附近组织老化级别为5级, 为完全老化, 爆口对侧
            组织老化级别为4.5级, 为重度老化。
                1 试样中沿着晶界都分布着跟3 试样一样的
                  #
                                              #
            白亮色块状或长条状析出相, 爆口附近白亮色块状
            析出物最多, 尺寸最大, 沿着周向白亮色析出物逐渐
            变小、 变短、 变少。奥氏体不锈钢中常见析出相包括
                                                                                   #
                  、
            M 23 C 6 MX 和 Z 相等碳氮化物, 以及 σ相和 Laves                             图5 1 试样SEM 形貌
            相等金属间化合物         [ 5 ] 。在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常规                   对图5中的大块状析出相进行能谱分析, 结果
            处理后, σ 相 与 Laves 相 并 不 常 见, 对 于 传 统 的              如表3 所示, 可知爆管试样晶界出现的析出相为
            304H 钢, 仅在高温长时间使用后才会出现 σ 相。                       Fe-Cr相, 推测可能为σ相, 还有富 Cu相, 与金相检
                                                                                                         6 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