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年第八期
P. 66

张安文, 等: 低温省煤器 ND 钢大面积腐蚀原因


                                                               研究表明, 硫酸根离子、 卤族元素阴离子来源于锅炉
            2 综合分析
                                                               烟气  [ 11 ] 。硫酸根离子、 F 、 Cl 均可破坏 ND 钢表
                                                                                     -
                                                                                          -
                 当 ND 钢处于腐蚀环境时, 其表面极易形成一                       面的保护膜。
            层薄的 致 密 保 护 膜, 可 有 效 减 缓 硫 酸 的 腐 蚀 速                   ND 钢管的腐蚀过程如图 6 所示。 ND 钢管表
            率  [ 6-9 ] 。因此, ND 钢无缝钢管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制                  面有一层致密保护膜; 低温省煤器泄漏, 导致烟气湿
            造某种高含硫的省煤器、 热交换器、 空气预热器, 以                         度、 黏度增加, 飞灰沉积到管壁上, 喷出的水对烟气
            及蒸发器等设备中         [ 10 ] , 目的是用来抵御某种含硫烟             中的杂质( 如硫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 氯化物等) 溶
            气露点的腐蚀。                                            解性较强, 相当于发挥了洗烟气的作用。烟气中的
                 管样表面保护膜并不连续, 与母材基体结合不                         硫氧化物和卤族元素溶解在水滴中后, 形成硫酸或
            牢固, 部分区域发生氧化膜剥落, 并未对母材起到良                          亚硫酸溶液及卤族阴离子, 并与烟灰共同沉积到管
            好保护作用。说明 ND 钢表面保护膜在服役过程中                           子外表面, 形成垢层。酸性条件促进卤素阴离子破
            遭到破坏。由表2中对不同部位的沉积物水溶性分                             坏氧化物保护膜, 使金属基体失去保护。失去保护
            析结果可知, 靠近管壁的内层沉积物中硫酸根离子                            膜的金属基体发生腐蚀。以上过程持续发展, 最终
                                                  -
                                                       -
            含量较高, 并含有少量卤族元素阴离子( F , Cl )。                      导致低温省煤器发生大范围严重腐蚀。













                                                   图6 ND钢管腐蚀过程示意
                                                                [ 3 ]  王加勇, 杨茉, 陈伟, 等. 考虑多因素两级低温省煤器经
            3 结论与建议
                                                                    济性能分析[ J ] . 节能技术, 2017 , 35 ( 3 ): 225-228 , 234.


                 ( 1 ) ND 钢管试样的化学成分、 显微组织、 硬度                   [ 4 ]  于凯, 邴一萌, 徐琳, 等. 某电厂低温省煤器泄漏问题

                                                                    分析[ J ] . 锅炉制造, 2020 ( 6 ): 20-26.
            等符合标准要求。
                                                                [ 5 ]  许适群. 关于露点腐蚀及用钢的综述[ J ] . 石油化工腐
                 ( 2 )试样腐蚀减薄的原因为: 某些位置发生泄

                                                                    蚀与防护, 2000 , 17 ( 1 ): 1-4 , 65.
            漏后, 未及时进行停机处理, 泄漏的水溶解了烟气中
                                                                [ 6 ]  王东明, 陈培旺. 煤粉锅炉烟气脱硝改造后低温省煤
                                                    -    -
            的腐蚀性物质, 沉积到管子外表面, 溶解的 F 、 Cl
                                                                    器腐蚀原因分析及措施[ J ] . 冶金动力, 2020 , 39 ( 4 ):
                  -  破坏了管壁表面的保护膜, 致使设备发生大
                                                                    47-48 , 52.
            和SO 4
            面积腐蚀。                                               [ 7 ]  蔡昊.09CrCuSb钢在锅炉制造中的应用[ J ] . 工业锅
                 ( 3 ) ND 钢制低温省煤器在潮湿的炉烟环境中                          炉, 2005 ( 5 ): 22-25.

            的抗腐蚀能力不强。                                           [ 8 ]  叶先祥, 周成, 张聪. 新型耐硫酸盐酸露点腐蚀钢的性

                 ( 4 )建议使用单位在低温省煤器发生泄漏后尽                            能研究[ J ]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5 , 27 ( 2 ): 135-
            快进行停机处理, 避免发生大范围腐蚀现象。                                   140.
                                                                [ 9 ]  郑文龙. 新型耐硫酸露点用钢──ND 钢[ J ] . 机械工
            参考文献:                                                   程材料, 1996 , 20 ( 3 ): 46.
                                                               [ 10 ]  常季, 陈吉, 崔霄.ND 钢耐低温露点腐蚀性能的研究
             [ 1 ]  韩中合, 李鹏. 锅炉加装低温省煤器热经济性分析
                                                                    [ J ] .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16 , 33 ( 1 ): 8-11.
                  [ J ] . 热力发电, 2016 , 45 ( 6 ): 70-73 , 80.
                                                               [ 11 ]  张福厚, 李邯生, 刘维颖, 等.ND 钢省煤器及空气预
             [ 2 ]  刘鹤忠, 连正权. 低温省煤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运用
                                                                    热器[ J ] .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1994 ( 2 ): 24-25.
                  探讨[ J ] . 电力勘测设计, 2010 ( 4 ): 32-38.


             5 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